中评社北京8月25日电/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全社会财富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显着改善。当前,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会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这一阶段,我们有必要更加重视国家财富管理能力建设,提升国家财富管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之中的重要地位。
深刻理解加强国家财富管理的重要意义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吴晓华、王宛、唐聪聪文章表示,加强国家财富管理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需要。综合国力的资源基础是国家财富的体现,国家财富的积累规模和质量效率反映了一国综合国力的强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财富迅速积累,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外部因素和条件发生变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相应地,国家财富增量爆发式增长的概率也大幅降低,中国的综合国力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对国家财富的管理能力上。
加强国家财富管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总量问题是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问题;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结构性问题代替了总量问题,成为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高质量地创造财富,也需高质量地管理好财富,实现财富的积累与社会发展同步、财富的构成与国家发展阶段相符。
加强国家财富管理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年左右之后,大多数国民应有一定的“富裕”获得感,而中国国民的“富裕”获得感尚有待培育和加强认知。其中,既有中国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也与不注重财富管理能力的培养有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国家财富的创造能力强,但更要认识到,国家财富的创造要依靠人民,国家财富的成果要惠及人民。为此,需不断加强国家财富管理,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国家财富管理是防范化解经济风险的需要。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内部原有的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都需要调整,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日趋复杂多变,面临各类风险的挑战。当前,中国宏观杠杆率总体可控,但依然面临着结构性风险。对此,需进一步提高政府总资产的规模,并对其进行更好地规划,以提高应对风险的弹性和灵活性。这也是加强国家财富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增强国家财富管理能力的现实路径
文章指出,国家财富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富有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指标。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不知道如何认识国家财富、如何衡量国家财富、如何管理国家财富。我们加强国家财富管理能力建设、提升国家财富管理能力,需找准切实有效的现实路径。
一是树立新的国家财富观。国家财富观是从国家的角度对财富的认知,是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国家财富观随着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而产生变化,反过来也引导着这个国家发展方式的转变。20世纪3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个概念应运而生,其目的是反映经济全景,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统计和衡量国家财富的主要指标。然而,GDP这个指标不能表现国家的繁荣程度,用它来衡量国家财富是不准确的。国家财富蕴含着基于财富存量实现财富长期增长的前景,GDP反映的是流量和财富增加的情况,而且计入GDP的部分生产活动并不一定能够形成财富。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新的国家财富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有更多期盼,对于国家财富的认知也应当有所更新,以能够更加准确衡量国家财富的指标为“骨架”,搭建适应中国发展阶段要求的国家财富管理体系。
二是建立新的国家财富衡量标准。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都尝试提出了能够更加科学衡量国家财富的综合指标,改变以往用收入代替财富、以物质衡量财富的旧观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评估一个国家真正拥有的财富。参考联合国报告《包容性财富报告2012》和世界银行报告《变化中的国家财富: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量》的提法,衡量国家财富的指标应当包括生产资本(生产生活创造的物质财富)、自然资本(自然资源)和无形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制度资本)。建立新的国家财富衡量标准,需坚持新发展理念,可借鉴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提出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国家财富衡量方法,尽快从GDP单一指标转向包含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指标,科学衡量和管理国家财富。
三是更加关注国家资产负债表。国家财富的存量是开展生产活动的基础,摸清存量则需要借助国家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出在某一时点上国家物质财富(含无形资产)的积累情况,与GDP相比能够更加清晰地反映结构性矛盾的产生和宏观风险的累积,有助于准确把握国家经济的健康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与管理提供可靠依据。目前,从防范化解风险的角度,中国比较重视负债端,聚焦债务存量,强调降低杠杆率。实际上,仅从负债量来评估债务风险是不全面的。政府负债有其特殊性,其负债往往对应于资产,因此有必要分析政府部门的资产端,更加注重资产负债表的平衡。
四是统筹协调财富流量、增量、存量的关系。中国一直重视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保持着对经济增长较高的贡献率。相比之下,我们对即期投资之后形成的资产存量的管理却不够重视,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现实地看,中国积累的大量财富并未产生足够的生产能力,社会净财富的增速快于GDP的增速,产出效率低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无效投资和大量资产存量问题。当前,我们需同时注重财富的创造和管理,提升财富流量转化成存量的能力,以存量优化推动增量创新,以增量创新带动存量优化,实现流量变增量、增量转存量、存量促流量的机制循环畅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