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岸青年交流之效用、限度与超越
http://www.CRNTT.com   2017-10-25 17:28:03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深化,将为台湾青年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中评社╱题:两岸青年交流之效用、限度与超越 作者:郭艳(北京),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两岸长期的敌对性政治结构以及90年代以来岛内分离主义影响的扩展,使台湾社会原有的国家认同及两岸认同产生异化,拉开了台湾民众与大陆的心理距离,使之在两岸交流中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心理边界。近年来,台湾青年中这种心理边界的存在与强化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尤为突出。青年群体是两岸发展参与者乃至未来引领者,两岸青年交流虽然拉近了两岸社会距离,但台湾青年心理边界的维持凸显了交流作用的限度。未来,逐步消融台湾青年在两岸关系上的心理边界,需要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切实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

  前言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在遵循“九二共识”原则下开展“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合作,朝着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的方向发展。当下台湾 34 岁以下的青少年成长于李登辉、陈水扁“去中国化”时代,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对大陆的认知是偏向的、不全的乃至完全负面的。为使台湾青年能够瞭解大陆,进而认知大陆、消除误解、增进共识,近年来,两岸各领域各阶层开展了林林总总的各类青年交流活动,两岸青年交流乘着两岸关系的大势快速发展。

  然而,自“太阳花学运”后,岛内一些年轻人开始对两岸交流持不同意见。尤其是2016年民进党重新执政后,蔡英文当局拒绝接受“九二共识”和两岸同属一中的政治基础,使得台海局势更加严峻复杂,严重冲击两岸交流合作乃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景。在新的形势下,检视之前两岸青年交流的成效,认知其限度,对后续加强两岸青年融合可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两岸青年交流的效用:拉近两岸社会距离

  近年来随着两岸青年交流不断深入,岛内赴大陆以及大陆赴台攻读学位、交换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每年还有数万名青年学生参加两岸有关方面举办的夏令营、冬令营、研习营、辩论赛、实习等各类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两岸青年对对方的看法。整体而言,当前两岸青年交流虽尚存一些缺失,如过于注重形式、模式单一、参与感弱、互动性差等,两岸青年交流的路径还需要不断扩展和深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两岸青年交流增进了相互瞭解,若就认知和印象层面来看,两岸青年交流已取得相当大的成效,相关民调资料和学者研究成果都有力地揭示了这一点。

  岛内民调结果显示,整体而言,随着两岸密切互动、交往频繁,包括台湾青年在内的岛内民众增进了对大陆的瞭解,对大陆的负面刻板印象有所改善。《联合报》2016年9月民调显示,岛内民众对大陆政府的好感升至31%,对大陆民众的好感升至44%,创近年来新高。民调也显示,来过大陆以及接触过大陆人的民众对大陆政府和民众的好感更强,赴大陆就学、就业、移民的意愿也更高。岛内“对外关系学会”2016年8月民调显示,在认为大陆对台湾经济最有帮助的25.8%的民众中,尤以20-29岁的年轻人认同比例最高。

  两岸学者研究成果也显示,开展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的意义显着。耿曙、曾于蓁对参与两岸青年交流的台湾学子进行系统的深度访谈后发现,两岸青年交流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交流能化解部分先入为主的偏见,也能改善部分对“中国”或中共的嫌恶;其次,交流能加深对对岸经济社会发展的印象,甚至因此重新设定生涯规划;最后,交流可以充分展现接待单位的友善热情,建构出双方持续互动的沟通管道。简言之,适当的人际交流与接触,确为降低族群偏见、化解刻板印象的重要关键。①尚红娟、张一平为了考察“大陆经历”对台湾青年群体的影响度,对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18-34岁台湾青年群体的大陆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后指出:台湾青年对官方性质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的评价较高,参与交流的积极性较高;大陆经历对于台湾青年对大陆社会、政府和人民等各方面的观感有着明显的效果;大陆经历使得大多数台湾青年认为,中国大陆的崛起对台湾而言,机会是大于威胁的。②

  社会距离是人与人之间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亲密和疏远的等级和程度,它可以测量不同群体或个体之间的心理接纳意愿,能表现实际或潜在的社会冲突。莫莉从“接触假说”出发,探讨了通过人际及网络与大陆进行接触对台湾大学生两岸社会距离感知的影响,其研究指出,在两岸均属于一个“历史、地理、文化的中国”为前提的“民族内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同根同源的文化和特殊的历史经历使两岸民众所感知到的、衡量彼此亲密度和潜在问题的社会距离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台湾大学生对大陆的亲密度处于中等略偏亲密的状态,无论是人际接触还是网络接触都有助于两岸社会距离的拉近。③

  可以看出,两岸青年交流的成效是不容否认的。通过交流,台湾青年可以更充分地瞭解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大陆对台的方针政策,更真实地感受到大陆同胞对他们的亲情、友爱和善意,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客观地看待大陆和两岸关系,从而拉近两岸社会距离。

  两岸青年交流的限度:心理边界的维持

  如前所述,通过交流,两岸青年会修正以前的一些认识,化解之前由学校教育、新闻媒体、网络等途径所形成的部分刻板印象,从而更接近社会真实。此外,由于成长于网络时代,两岸青年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和观念可以分享,使得很多人觉得两岸青年人的差异会随着两岸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接近而自然减少。但事实上,双方表面上的相似性难以掩盖根本性差异,从而使交流的局限性得以凸显。这种差异性与当前台湾青年心理边界的形成与维持紧密相关,并突出表现在已成异己关系的身份认同上。

  作为族群边界论的代表者,1969年,弗雷德里克·巴斯(Fredrick Barth)主编出版了《族群和边界》一书。在书中,巴斯把族群互动作为讨论的中心。他认为,形成族群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它的边界,而不是语言、文化、血统等。稳定的族群边界是社会的或者是政治的边界,而文化边界则可能变化多端。分类体系对于建构和保持族群边界至关重要。④在台湾,对两蒋时期的绝大多数台湾民众来说,两岸虽然属于分裂状态,但同属一个国家的意识无疑是明确的。然而,李、扁时期,台湾当局利用手中掌握的公权力,不遗余力地推行各种“去中国化”政策,从客观实在的政治建构到主观的心灵上重新塑造了台湾民众基于“台湾主体”的政治和文化认同,从而对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施加了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台独”政治精英通过政治和社会建构,有计划地改变了台湾人民心中的中国形象,透过民主化来带动本土化,逐步改变“中国”一词,使之在台湾人民的心中成为打压台湾、欺侮台湾,以及落后、僵化、不民主、不进步的“敌人”,从而在岛内逐步建立起“台湾人”与“中国人”的对立,将“台湾认同”等同于“国家认同”,将大陆视为“外国”。台湾民众以此进行社会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与大陆的互动。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