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新课纲草案建构“国家”及“台湾民族史观”
——2017年新版课纲草案台湾史部分的探析
http://www.CRNTT.com   2017-11-23 00:19:43


民进党政府调整课纲,有明显的政治操作痕迹。
  中评社╱题:台湾新课纲草案建构“国家”及“台湾民族史观”——2017年新版课纲草案台湾史部分的探析 作者:李理(北京),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作者指出:在近二十年历史教育的纷争中,民进党企图利用历史教育将“台湾意识”上升为“台独意识”,而国民党则是将“台湾意识”视作为其统治正当性与“正统”历史论述辩护的工具。教科书的本质就是统治机器垄断意识形态的管道,二十余年来台湾历史教育的不断变动、反复折腾,其实就是蓝绿格局“独独之争”(亦即民进党的“台独”对抗国民党的“独台”)的最高体现,这也是马英九执政末期“课纲微调”以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

  前言

  台湾历史教育纷争的起始是1994年李登辉政府推出的《认识台湾》教科书,其后台湾又经过了两次蓝绿政党轮替,虽然关于历史教育变革的争议不断,但必须指出其中的大趋势基本不变,也就是在《认识台湾》教科书开始,在所谓的“同心圆史观”理论的基础上加深加广,肯定日本殖民统治在台湾的现代化建设,竭力淡化两岸的历史连结。今天回头来检视这二十余年来的历史教育的“去中国化”争议,与其说是“统独之争”,不如说是“独独之争”,亦即民进党的“台独”对抗国民党的“独台”,基本不脱台湾政治的蓝绿格局。

  今年7月3日媒体曝光台湾十二年“国教”社会科领域课纲草案,目前台湾高中历史分为4册,其中台湾史1册、中国史及世界史合占3册。如果依据3日公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纲草案内容显示,高中历史不再分为台湾史、中国史及世界史,而是分成“台湾相关”、“中国与东亚的交会”及“台湾与世界”三个分域,各2学分。中国史部分也从1.5册缩减为1册,但不独立成册,也不使用朝代编年史的叙述方式,而是将其肢解,以主题的方式融入东亚中。

  此次课纲草案外界关注最多的是所谓的“分域架构”,即是取消原有课纲中明确“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的划分,不论在初中还是在高中课纲,都改以三个分域加以取代:“台湾相关分域”、“中国与东亚的历史交会”、“台湾与世界”,并将中国史纳入东亚区域历史讨论。

  这种“分域架构”只是表现的问题,实质的问题是利用此方法,将中国史肢解消亡了,“台湾史”不再与“中国史”相衔接,达到“台湾史”与“东亚史”的直接联系。这种“分域架构”方式,还可以将“台湾史”中中国统治的政权部分消亡于分主题中,达到“去中国化”建构“台湾国”的史观。

  7月3日公开的历史课纲究竟如何以“台湾原住民族”为基础,建构“台湾国史”观,必须从其课纲本身进行分析。台湾《普通型高级中等学校历史课纲草案》分为“学习表现”及“学习内容”两块。其“学习内容”涵盖“国民中学及普通型高级中等学校”两个部分,并直接指定为“必修课程”。这也就是说表面上高中的课纲草案,实际上将一般中学也隐藏在其中。

  “课纲草案”对“历史”部分的总引文为:“国中及高中必修的历史课程采用分域架构,从人民的主体观点出发,以由近及远、略古详今为原则规划。国中历史课程采长时段的通史架构设计,建立学习者对当代世界形塑过程的基本认识。高中历史必须课程依时序选择基本课题设计主题,透过历史资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习者发现、认识及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由于此次课纲草案明确确定采取“分科或领域教学”,故在国中历史课程中采取的是“长时段的通史架构”设计,按台湾史区域、中国史区域及世界史区域编成一个通课纲要,本文仅就台湾史部分进行分析。

  初中历史课纲草案台湾史部分存在的问题

  初中台湾史部分从大主题分为“早期台湾”、“清帝国的统治”、“日本帝国的统治”、“当代台湾”四个大主题及两个“历史考察”。

  从主题来看大量汉民族迁居奠定台湾中华所属的“明郑”时期并没有单独成为一个主题。另外,“帝国”一词并没有非常精准的科学定义。但不论从使用习惯还是场合上,一般有“恣意向外扩张的国家”的意思。将清政府对台湾的合法统治与日本殖民台湾统治相提并论,并都使用“帝国”称之,显然是将清政府对台湾的统治也视为“扩张”,也是在“殖民”台湾,更是外来“统治者”。

  (一)“早期台湾”

  此部分下分两个项目:史前文化与台湾原住民族;大航海时代的台湾。

  “史前文化与台湾原住民族”又分为“考古发掘与史前文化;台湾原住民族的迁徙与传说”两个条目。

  “大航海时代的台湾”的两个分条目为:“十六、十七世纪东亚海域的各方势力;原住民族与外来者的接触”。

  存在的问题:

  1、不论1994年的“认识台湾”历史课纲还是2004年的高中台湾史课纲,皆以“原住民”来开篇,虽有意强调台湾的原住民是源自于大陆的“南岛语系”,但没有以“民族”一词来称呼。而此次的课纲,以“台湾原住民族”来称呼“原住民”,实质的用意就是将台湾原住民作为“台湾民族”的基础,结合课纲中以“原住民”为主线的原则,“台湾民族史观”在初、高中历史教育中正式浮出水面。

  2、以“大航海时代”切断早期中国大陆与台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联系,将台湾与世界直接联系起来,实为“去中国化”的史观刻意而为。

  3、以“十六、十七世纪东亚各方势力”条目取代了以往的“荷兰统治”及“明郑时期”,有意将明郑在台湾的统治与日本、荷兰、西班牙等并提,以否定明郑在台湾统治历程中的国家性质。

  4、“原住民族与外来者的接触”条目部分有意将极少数的“原住民”提高到民族的高度,将台湾原住民作为台湾历史的原始主体民族,将大量汉民族的迁入视为外来者,并暗示明郑时期大量的迁移者都是外来者,来否定明郑统治的合法性及国家性质。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