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岸“宪法共识”之四:对采用“民主共和制”的共识
http://www.CRNTT.com   2015-06-22 15:27:46


习近平: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
  中评社╱题:“两岸‘宪法共识’之四:对采用‘民主共和制’的共识” 作者:杜力夫(福州),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游志强(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宪政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两岸现行“宪法”均否定君主制,肯定“选代表开会商量决定国家大事”的民主共和制,强调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各级公权力机构并制定宪法授予和规范各级公权力机关的职权,依法行政,独立审判。即在国家治理模式的选择上,采用现代国家“民主共和制”的政体形式。两岸“宪法”中已经存在的这一共识,是两岸重要的宪法共识之一,也是今后商签系列两岸和平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

  “民主共和制”是现代国家治理模式的核心

  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第39篇中给政府下了这样的定义:“它从大部分人民那里直接、间接地得到一切权力,并由某些自愿任职的人在一定时期内或者在其忠实履行职责期间进行管理。”“对于这样一个政府来说,必要条件是:它是来自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而不是一小部分人。”①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公共的力量就需要一个自己的代理机构把它凝聚起来,并且根据公意的指导把公共力量付诸实行,以作为在国家和主权者之间进行交流的手段,而且也可以为公共人格做事,在某种意义上正如灵魂和肉体的结合对个人所做的事情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国家需要一个政府的原因。”②国家需要一个政府,政府采用何种国家治理模式来行使国家权力,是任何一个执政者都必须回答并做出抉择的问题。而以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已经成为近代以来各国政治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为确立和巩固新生的宪政民主制度,防止专制君主制的复活,提出了“三权分立”的主张。他心目中理想的王国是实行立宪、分权和法治的国家。“孟德斯鸠所倡议的权力分立,实际上应该更重视权力间的制衡关系。美国宪法对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与司法机关间的分权制衡关系,常被引为是孟德斯鸠权力分立论的成功文化典范。”③后来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五权分立”主张与“三权分立”理论密不可分,“五权分立”的目的也是在于防范“一个人说了算”的个人独裁或变相君主制的复活,确保政府在行使职权时的民主参与和政治协商。孙中山先生详尽地“阐发了以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的思想内蕴并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④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民主共和在中国大地上取代了君主专制。对于一个有着几千年未曾中断君主专制统治的泱泱大国来说,这的确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国家历史性转型的开始。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的必然,“共和深入人心”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君主专制之争跌宕起伏。公开复辟君主制的势力,虽然随着袁世凯的死亡和张勋“辫子军”的溃败,在中国大地上销声匿迹,但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变相君主制并没有退出中国的政治舞台。“选代表开会商量着说了算”的民主共和制一再有名无实。近代中国在国家治理模式现代化道路上的实践表明,以民主共和制取代君主专制的历程异常艰辛。

  中国共产党在其革命时期就坚定地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制的新型国家。抗战时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而完整地提出要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关于政体问题,毛主席一直坚持《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主张,认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应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⑤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民主共和国思想以及对民主共和制国家治理模式的宣导与实践,在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意义。中共在传播民主共和观念的过程中巩固了全体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向往以及对民主共和制的认同和确信。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制现代国家的探索为中共的制度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将来商签系列两岸和平协议确立了国家治理模式的基调。

  两岸现行“宪法”对“民主共和制”的确认

  在国家治理模式问题上,无论是大陆地区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还是台湾地区现行的“中华民国宪法”,都明确肯定了采用“选代表开会商量决定国家大事”的民主共和制,坚决摒弃任何形式的“一个人说了算”的君主制。两岸现行“宪法”对国家采用民主共和制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有着完全的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的英译中都有“Republic”这个关键字。《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其的解释是:“一个由人民选举出来的政治家或总统统治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没有世袭的国王或女王。”⑥

  也就是采用“人民选代表开会商量决定国家大事”的民主共和制的国家治理模式。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