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港真:阻碍特首宣读《施政报告》有违基本法
http://www.CRNTT.com   2019-10-16 20:49:28


  中评社香港10月16日电/香港《港真》16日发表灵子的文章说,今早(1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到立法会发表其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时,发生了香港议会史上最黑暗的一幕!当林郑月娥进入会议厅后,所谓拥护民主制度的一众反对派议员不断地高呼抗议口号,阻挠特首发言,更以投影机将所谓的抗议片段以强光直接射向特首脸部。

  最终,会议在立法会主席梁君彦两度宣布暂停后被迫中止,特首亦只能透过录影片段的形式,在电视上宣读今年的《施政报告》,而林郑月娥亦成为香港历史上首位到达立法会但无法宣读《施政报告》的最高管治者。在电视前观看直播的笔者不禁想问,这些所谓民主的反对派议员,真的是想香港好,还是为反而反,存心破坏香港的成功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呢?

  文章说,为何香港人要关心《施政报告》呢?又为何特首在立法会宣读报告是如此重要呢?

  据资料显示,在英治时代,香港总督已有定期向香港立法局宣读施政报告的规定。最初的港督的施政报告源自英女王的致辞(Queen's Address),港督麦理浩首次于1972年10月18日在立法局解释施政,直至1976年定名为“Address by the Governor”。由于当年的立法局年度会期在每年10月开始,所以港督宣读施政报告的时间会在10月立法局复会的第一日,而施政报告通常都会包括香港政府未来一年的施政重点,以及惠民措施,同时立法局亦有职责听取港督的行施政报告并进行辩论。

  这样多年来行之有效的议事模式在回归后得到了保留。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64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必须定期向立法会作施政报告,并且回答议员质询。而《基本法》第73条规定亦列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须听取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并进行辩论;同时须对政府的工作提出质询。这意味着阻挠特首宣读《施政报告》的一众反对派议员已经公然违反了《基本法》。至于特首林郑月娥已尽宪制责任亲身到立法会,并已开始宣读《施政报告》,因此不存在违反《基本法》的问题,至于涉及的宪制问题,则要留待法院进行解释。

  文章说,笔者要明确指出,立法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不是政治纷争的角力场。在立法会大吵大闹,攻击不同政见议员,公然违反《基本法》,这是解决香港目前问题的最好方法吗?这样一味地破坏能解决问题吗?今天就是香港议会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惟在经历至暗时刻,人仍需抱存希望,而笔者于网看完《施政报告》全文后,感觉政府为香港目前的困局,找到了突破口。

  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指出,房屋是香港社会目前面对最严峻的民生问题,也是部分民怨的根源,因此政府不会掉以轻心。同时今次《施政报告》将房屋及土地问题列为“重中之重”,从短、中、长期三方面解决香港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置业难的问题。

  如大幅增加过渡性房屋项目,在未来三年合共提供10,000个单位,以纾缓居住环境恶劣和长时间轮候公屋家庭的压力。除建于短期空置的政府土地和公共设施外,也会在私人发展商借出的土地上进行。政府预留的建设费用亦由早前公布的20亿元增加至50亿元,全面体现“民、商、官合作”,以减少居住环境恶劣和长期轮候公屋家庭的压力。此外,政府会继续推展特设为满足青年人短暂住房需要的青年宿舍,其中属两个项目的1,760个单位将于未来两年落成,另外有五个可提供约1,600个单位的项目亦在进行中。

  此外,政府为协助首次置业人上车,放宽按揭保险计划的楼价上限,首次置业人士(即申请时并未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业),申请最高9成按揭贷款楼价上限将由现时400万元提升至800万元,可申请8成按揭楼价上限则会由600万元提升至1000万元,后者可包括自用楼、换楼按揭。

  预料上述的措施在为基层家庭提供帮助的同时,可以协助无首期的中产及专业人士置业。同时,特首及政府团队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突破传统思维,引入《收回土地条例》和其他适用条例,未来将收回3类私人土地,并百分百用作公营房屋(包括公屋、“绿置居”、居屋)及“首置”和相关设施发展。林郑月娥透露,目前已知会收回的私人土地约700公顷,预计其中400多公顷会在未来五年收回,远多于过去五年收回的20公顷土地20倍。

  文章说,笔者希望反对派议员明白,怨、闹、乱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德、静、治才是解决目前香港面对问题的正确态度。如大家真的为香港好,就应该放下分歧,看看《施政报告》还有什么可以改善的空间,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谋划香港未来,努力把香港建设好,为香港市民打造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园,这才是立法会议员应有的社会责任。

  同时笔者也想将“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西方谚语送给那些所谓拥护民主制度的反对派议员,因为他们可能还不了解何为真正的民主,何为尊重。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