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华网:两岸分治第七十年的分合本质与大势
http://www.CRNTT.com   2019-02-14 10:56:17


  中评社香港2月14日电/大华网络报今天时评说,民国38年是国民政府在国共内战失败,“转进”而播迁来台的一年。从这一年的10月1日起,中国共产党宣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叙事也改成了1949年,但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则称之为中共“建政”。值此台海两岸分治迈向第七十个年头之际,分合之本质与大势,都需两岸重新理解与认识。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杜甫的诗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现代则有人说“人生七十才开始”,可见七十年对人生来说是个新境界。两岸关系发展迄今迈向第七十年,在中国历史上也可称为“古来稀”。展望未来,期待两岸关系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进而也能开始写下新的篇章。 

  回顾两岸关系的发展,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前三十年两岸处在“冷战”的世界格局中,延续国、共内战的军事对抗,互争中国的正统地位。后四十年的前十五年,随着美国与中共政权建交,中共向美国承诺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台湾相应地改以“政治反攻”和“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政策。 

  1980年代后期,两岸开展了交流与互动,当时台湾具有的软实力,普遍受到大陆民众的钦羡,台湾人也还视大陆人民为“同胞”。但到了1994年3月底发生了“千岛湖事件”,两岸一家人的情感受到重大斲伤。此后,李登辉重新塑造两岸关系的本质,并逐步牵引台湾民众走到了另个方向。 

  因此,七十年来的最后二十五年,台湾对两岸关系的认知已出现了质变,而愈来愈趋向于“偏安思想”。无论是“两国论”、“一中一台”或“台独”,乃至于国民党执政时期的“不统、不独、不武”和“维持现状”,本质上都是基于“偏安思想”。也因此,两岸不仅只是政治体制和意识型态之争,更还在源自一家人的认同感上趋向疏离。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