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空心村”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19-07-02 12:14:16


  中评社北京7月2日电/2019年7月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介绍《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司司长曾衍德在会上指出,解决好“空心村”问题,根本还是要发展乡村产业。

  这是农业农村部近一个月以来,第二次谈“空心村”问题。6月5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乡村治理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指出,农村人口向城镇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对于空心村要探索网格化管理方式,加强群众联系。通过行政办法和经济激励等措施鼓励空心村剩余人口向中心村转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能连续7年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4.9万亿元,乡村休闲旅游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农村网络销售额1.3万亿元,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达780万。

  今天的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指出,总体上看,乡村产业还存在产业门类不宽、产业链条不长、要素活力不强和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亟需加强引导和扶持。
  
  近年来,中国不少地方出现“空心村”的问题,一些乡村留不住人,日渐凋敝。

  曾衍德解释,“空心村”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乡村没有产业。“没有产业,乡村就吸引不了资源要素,也就留不住人,解决好“空心村”问题,根本的还是发展乡村产业。”

  此次国务院印发的《意见》中对乡村产业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指出乡村产业是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产业体系。同时,乡村产业源于传统种养业和手工业,主要包括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旅游业、乡村服务业等,具有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供应链健全以及农业功能充分发掘、乡村价值深度开发、乡村就业结构优化、农民增收渠道拓宽等一系列特征,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

  同时,《意见》提出用5到10年的时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值占到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实现较大幅度的提高。

  余欣荣指出,当前,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将农业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业等渗透交叉,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资源集约配置。

  “在现行的统计制度中,种养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小,如果把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这些延伸、交叉、融合的产业增加值统计起来,比重则很大。”他透露,目前正在研究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加值的指标体系和测算办法,重点是提出农业延伸的产业、交互的产业,以及农业农村功能价值拓展的产业。把这些产业分类,确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并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

  余欣荣强调,绝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的路子,让乡村产业成为撬动“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的“金杠杆”。

  “为确保乡村产业的绿色发展,文件对供地、规划、金融等多种制度保障作出了明确规定,从而在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保证农业环境不受影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 余欣荣说。

  余欣荣提出以绿色标准体系引领乡村产业绿色发展。在梳理现有标准基础上,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制定和修订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新业态等方面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建立统一的绿色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

  同时,《意见》在基本原则中特别强调以标准化生产推进乡村产业绿色发展。余欣荣指出,要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一批绿色粮仓、绿色果(菜)园、绿色牧(渔)场,打造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最后,余欣荣表示,要强化资源保护利用促进乡村产业绿色发展。大力发展节地、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型产业。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能、列入国家禁止类产业目录的、污染环境的项目,不得进入乡村,不要再捡回落后的低质低效生产。

  (来源:人民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