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伍俊飞:习近平周成的外交方略
http://www.CRNTT.com   2019-04-14 00:23:44


  中评社香港4月14日电(作者 伍俊飞)在习近平的引导下,中国外交领域已悄然生变,而西方政商学界和媒体对中国外交的认识仍远远落后于现实。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不断崛起,西方发达国家不得不逐步分享世界权力,而“占领华尔街”运动兴起、英国选择脱欧、美国特朗普上台执政、法国“黄背心”运动持续发酵等国际事件,标志着世界民族国家体系的内外结构都面临重构。在纷乱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习近平与时偕行,顺势而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周全成稳的外交新方略。
 
  习近平今年的欧洲之行吸引了全球传媒与民众的目光。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要加强欧盟互联互通战略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与中国国家发改委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合作的文件,准备发起成立德国“一带一路”联盟;而最大的亮点是习近平与意总理孔特共同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意大利由此成为七国集团中首个加入该倡议的国家。这是习近平外交政策取得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
 
  在中美贸易谈判中,面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中国着眼于双方经济相互依存大局,承诺深化中美相互开放,据理力争,进退有据,巧妙地利用中国巨大的市场优势,维护了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在国家安全问题上,中国保持与美国军方的良好沟通,守住了核心利益的底线。在科创领域,中国主动携手美国经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孜孜以求地提升技术、机制和体制创新能力,通过在全球市场公平竞争掌握核心技术,促成更高层次的中美合作格局。
 
  习近平外交思想超越了传统国际关系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延续和发展。他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针对西方民族国家体系理论的不足提出了中国方案,为塑造新型国际关系指出了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一家”与“和而不同”的理念,颠覆了国际关系传统中“极”化冲突思维,意在克服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引导民族国家平衡自身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化干戈为玉帛,把国家安全建立在互联互通和联合发展上。
 
  习近平外交把握整体,体现周全策略。中国致力于搭建多层次全球伙伴关系架构,不搞“一边倒”外交政策。中国外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处理好和美国的关系,但同时不忽视任何国家,不排斥任何合作。在深刻理解历史上守成与新兴大国关系演变的基础上,为应对崛起带来的结构性外部压力,中国在地区和全球范围内布下先手棋,落子“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牵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发掘潜在合作发展机会,并谋求与包括法国、意大利在内的发达国家在第三方市场实现经济相互依存。中国坚持全方位开放原则,欢迎所有国家和地区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积极落实“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反对零和博弈、冷战思维,为世界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努力实现合作共赢。
 
  习近平外交举重若轻,彰显成稳风范。新时代外交需要的不是英雄豪杰,也不是激进和冲动,而是老练持重的处事风格。在超越韬光养晦政策之后,中国既没有采取革命主义外交路线,也不向外输出中国模式,而是把握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大力促进自由贸易,进一步开放市场,维护全球自然生态,脚踏实地解决国际与各国内部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坚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原则,继续奉行不结盟政策,不致力于改变国际体系的结构现状。中国继续保持总体战略节制,对美国实施战略顺应与制衡,践行“辩理交利、用忍积实”方针,通过谈判和公关解决中美贸易争端。中国的目标是团结所有国家,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意共建“一带一路”意味着世界进入无极化“二元多强”时代。未来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效法意大利,同时交好中美两国,独立自主地谋求利益最大化。新西兰总理阿德恩日前访华,表示将不会盲从美国,而是根据国内法律程序独立做出决定,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这是国际关系未来趋势的直接印证。作为两个全球性大国,中美“二元”会形成平行交叉发展的格局,既拥有各自独立空间,建立重叠的联盟或伙伴关系网,又保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共享市场,共担责任。
 
  与欧洲历史上俾斯麦的大陆联盟体系相比,习近平外交方略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运转的核心,而不是大权独揽的个人;以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为合作的基础,而不是自私自利的算计;以发展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为目标,而不是针对特定国家。新时代中国外交客观上创造了一种与大陆联盟体系等量齐观的机制,既有力约束了美国的任性行为,又成功地以软性方式增进了国家利益。
 
  (此文转载自香港《亚洲周刊》;作者伍俊飞为伦敦政经学院博士,美国哈佛燕京学者,香港智库天大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