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文汇报:阻吓性刑罚防劏客恶行泛滥
http://www.CRNTT.com   2020-06-16 10:15:36


  中评社香港6月16日电/文汇报今日发表社评说,两名旺角海味店店员去年用威吓手段强迫内地游客购物,被裁定违反《商品说明条例》(下称《条例》)下具威吓性的营业行为罪名,各被判监6个月。本次判决具足够阻吓力,对于制止劏客罪行泛滥有积极意义,有利维护本港“购物天堂”、旅游城市的国际形象。

  本案被告行为极其恶劣。案情指一名内地游客表示想购买奶粉,店员先是讹称买花旗参可以送奶粉,在游客未承诺购买的情况下,私下将花旗参切片,继而恐吓游客指不买就不准离开,被告最后更动手抢夺游客手机,强行打开其电子钱包,捉住事主的手指打开电子钱包,强行交易38次,涉及7,000多元。大半个月后,另一名游客去同一间店铺购物,又被店员施“以斤变両”的手法骗取2万多元,更同样阻止事主离开店铺。此类劏客行径形同抢劫,令人齿冷,严重伤害香港旅游业的形象。

《条例》自2013年7月修订及全面执行以来,过往对欺客营业行为,多数判以社会服务令或罚款了事,去年9月有健身行业违反《条例》被判监禁,但只判监三周。今次法庭判处违反《条例》者监禁6个月,海关表示欢迎法庭裁决,形容判刑有极大的阻吓作用,可以向不良商户发出清晰明确的警示。

香港素有“购物天堂”美誉,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香港创造财富、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特区政府非常关注游客遭不良店铺误导、欺骗的情况,早年已启动“优质营商在香港”计划,宣传优质营商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实施计划,保护来港游客的消费权益,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但是,单靠业界自律效果显然有限,少数无良商户强买强卖、“以斤变両”等欺客手法层出不穷,尤其是针对内地游客的不良营商行为屡禁不绝、愈演愈烈,严重损害游客和本港合法经营者的利益,令香港“购物天堂”的形象蒙污。

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既要靠行业自律,亦要靠法律保障。香港《商品说明条例》禁止六种消费交易中常见的不良营商手法,包括就货品及服务作出虚假商品说明、误导性遗漏、具威吓性的营业行为、饵诱式广告宣传、先诱后转销售行为及不当地接受付款,最高可处罚款50万元及监禁5年。执法部门依据条例对欺客行为严厉执法,可以有效打击业界的害群之马,挽回游客对本港购物的信心。

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港旅游业进入冰河期,业界人士苦不堪言。一旦疫情受控、行业复苏,全球旅游业都会施展浑身解数多吸引游客消费购物。本港更应严格落实《商品说明条例》,重新打造诚信营商的良好环境,,令游客、消费者放心消费,切实提升本港旅游业的竞争力。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