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京报:禁毒核心应是维护公民健康
http://www.CRNTT.com   2005-06-26 09:47:14


  中评社香港6月26日电╱今天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北京《新京报》发表社论指出,目前中国的禁毒形势不容乐观,而国内媒体有关“禁毒战争”等“战斗性语言”的宣传容易偏离对吸毒者生命健康的尊重。社论指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禁毒核心应是维护公民健康。

  社论说,据国家禁毒委统计,截至2004年底,中国现有吸毒人员已达79.1万名,比2003年上升6.8%.在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了70%.涉毒地区已发展到全国2000多个县(市、区)。所以在禁毒日到来之际,媒体纷纷以“无硝烟的人民禁毒战争”、“开辟四大战场”这样的语言来描述禁毒任务之重和决心之大,这样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通过开展预防教育、禁吸戒毒、堵源截流、禁毒严打、精神药物整顿五大战役,以期实现遏制毒品来源、遏制毒品危害、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的目标。

  社论认为,需要提醒的是,在禁毒日的主题“珍惜自我,健康抉择”里,显然感受不到战争的火药味道,它所展示的是公民健康既是禁毒的出发点,又是禁毒的核心,在打击种植、贩卖、运输、走私毒品的犯罪中,在对吸毒人员进行强制戒毒的同时,不能忘记了打击永远只是手段而已。或许现实过于严峻使得我们不得不诉诸这样多少带有运动型的执法,但是重打击、轻保护的倾向应该尽量避免。

  社论称,社温家宝总理去年在武汉看望戒毒人员时就曾经指出:“这些孩子吸毒了,违法了,要教育,但他们也是受害者,是病人”。而在现实中,很多人对毒品的深恶痛绝常常偏离成了对吸毒者的深恶痛绝,对吸毒者的制裁只被理解为刑事政策领域对违法者的打击,只见违法的人而不见病人造成了对禁毒日主题的理解偏差,而忘记了成瘾性是人类至今都难以攻克的一种病,强制戒毒更多的应该理解为治疗而非惩戒,而怎么样让吸毒者能够不再复吸,恢复健康才是戒毒日的核心理念。

  社论认为,国家禁毒委“大普查、大收戒、大帮教”的政策,就是希望通过街道、社区等的帮教措施,使得吸毒者能够回归社会。但是,“战争话语”的广而告之,让我们担心实现这样的目标难免会受到影响。

  这样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北京在预防艾滋病方面试行了一些新的办法:包括美沙酮替代治疗、针具交换。

  社论又指出,为吸毒人员提供一次性自毁式针具的试点却面临困境。据报道,北京市有的社区自试点以来,很少有人前来交换针具。这样的尴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世界性的,联合国关于毒品控制的三大公约也遭遇了打击毒品犯罪和预防艾滋病的矛盾,这些公约大都是在艾滋病流行之前得到批准的,2001年的联合国大会“艾滋病问题特别会议宣言”呼吁进行“与吸毒有关的伤害控制工作”,其要点是:试图消灭所有的危险行为是不现实的,即使竭尽全力,所以现实的应对方式是尽量使得危险行为降低危险性,所以应该谋求禁毒政策的调整,提倡不吸毒,如果实在做不到就尽量给提供毒瘾较小的来替代,提供清洁的针具交换以避免交叉感染。

  这些务实的措施已经得到了部分贯彻并在云南等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从有了艾滋病,有关控制毒品的刑事政策就无法绕开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建议在对走私、贩卖毒品等进行严厉打击的同时,能够更多地去考虑吸毒者的健康,让非政府组织介入“伤害控制”工作,由他们来提供美沙酮替代和针具交换,其效果将会好得多。

  社论最后总结说,“远离艾滋”这样的口号曾经很容易被解读为远离艾滋病人,那么对毒品的“战争”也很容易偏离对吸毒者生命健康的尊重,有一句话值得记取: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