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朝着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
http://www.CRNTT.com   2020-10-24 09:29:15


  中评社北京10月24日电/新的时代课题催生新的思想理论,新的思想理论破解新的时代课题。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必将有力指导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一、科学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深远考量

  经济日报发表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刘光明执笔文章表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在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基础上提出来的,彰显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大势的战略智慧。

  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着眼长远、把握大势,以辩证思维看待这一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从国内看,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继续发展具有制度优势显着、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在创新能力、农业基础、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还有一些短板弱项。从国际看,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变化,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来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随着外部环境和中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中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客观上有着此消彼长的态势。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这些新情况表明,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事实和内在趋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主动顺应这一趋势的积极作为,需要通过深层次变革来加快这一趋势和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风雨无阻的战略定力,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重塑中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当前,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局面,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来顺应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的客观要求,我们就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二、深刻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

  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意蕴深厚、内涵丰富,我们要认真学习、悉心体悟,努力把握其中蕴含的精髓要义和基本要求。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在当前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

  要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继续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达产。要加快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和生活服务业恢复到正常水平,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还要认识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