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政策渐次落地 央地共织金融风险防护网 
http://www.CRNTT.com   2020-04-17 11:21:45


 

  近日,个别中小银行风险处置迎来新进展。据央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黄晓龙介绍,包商银行改革重组正平稳有序推进,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拟设立一家新银行——蒙商银行,收购承接包商银行在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和人员。目前银保监会已经核准了蒙商银行的筹建申请,经地方监管部门批准后正式开业。此外,黄晓龙表示,甘肃银行改革重组也正在推进,估计很快有进展。

  与此同时,地方金融监管也正在进一步强化。一方面,地方对于非法金融活动的整治力度持续升级,北京、宁夏等多地正深入推进非法集资等专项整治。同时,多地地方金融监管条例加速推进。近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正式通过,文件规定了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7类地方金融组织的设立、监管、退出及禁止条款等,为地方金融组织划定了经营红线。记者还了解到,《吉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已在征求意见,《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已纳入市人大立法规划。山东、河北、四川和天津此前也陆续颁布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业内专家指出,立法的推进有助于强化地方金融监管职能,对于防范局部性金融风险乃至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一些局部性、结构性风险仍存在,仍要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领域风险进行精准“拆弹”,并加强对跨境金融风险的监测和研判。

  中小金融机构仍是重点关注领域之一。针对中小银行风险防范化解,董希淼表示,监管部门应该进一步支持中小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包括表内和表外的不良资产、个人类和公司类的不良资产,并为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引入更多参与主体。地方政府对于地方中小银行的发展应该多支持,少些行政干预。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则表示,要增强银行资本实力。通过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做实资产分类、加大拨备计提和利润留存,增强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通过发行普通股、优先股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二级资本债等方式,拓宽银行补充资本渠道和方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