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无需忌言“震区游”
http://www.CRNTT.com   2009-05-06 00:04:01


图为德阳市汉旺镇汉旺广场上的一座大钟将时间定格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
  中评社香港讯/美国《侨报》5月4日载文《无需忌言“震区游”》,摘要如下:

  刚刚过去的大陆“五一”假期,四川地震灾区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大陆媒体报道,连日来,川渝两地高速路上私家车一天就达7万辆,其中大部分是到灾区自驾游;而汶川映秀镇、北川等地,更是因游客蜂拥而至,导致交通、住宿等方面不堪重负。 

  有媒体对此批评说,将灾区的苦难当作旅游资源不合时宜,目前正值震区重建的关键时期,游客太多是给灾区添乱。川渝交通管理当局为此还出台了“私家车赴灾区限行”措施。 

  对于国人同胞来说,“5•12”记忆刻骨铭心,地震所造成的伤痛却还远远没有愈合,逝者仍需祭奠和告慰,生者也同样需要心理的疏导与救赎。此时,让灾区和灾民带着累累伤痕去迎来送往一批批欢声笑语的游客,显然有些残酷。 

  不过,从大陆媒体的报道和笔者前不久在灾区瞭解到的情况看,假期到灾区,有人抱有观光之目的,但多数人是怀揣追思和爱心而去的。他们或是去年曾参加抗震救灾的人员回访和探望当地民众;或是一直关注着灾区的情况,随时准备伸出援手、奉献爱心…… 

  汶川强震发生后,大陆民众体现出来的大爱与互助让世界为之瞩目,而最令人欣慰的是,一年来,大陆各地民众和海外侨胞们给予震区的关爱始终没有间断,尤其是在周年前夕,灾区重建情况更加牵挂万千人士的心,不少人都想去那里看看,此情此心,当属人之常理,不可一概否之。 

  目前需要的幷不是对“震区游”简单的道德谴责,而是如何引导和规范管理灾区的旅游业。就像过去的那些“革命题材”带活了老区的“红色旅游”一样,在震区开发旅游业是一个现实的、长期的事业,需要各方高度重视。 

  让游客透过“地震遗址”正视大自然的残酷、感受人间的真爱,比说教式公德宣传要有意义得多。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