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袁隆平的理论遗产
http://www.CRNTT.com   2021-05-25 10:08:48


 
  这年9月14日,袁隆平院士、原省农业厅总农艺师刘年喜及彭既明等一行5人,从长沙出发驱车赶往湖南隆回县羊古坳。一路上,气氛沉重。当日中午抵达隆回县城后,袁隆平问彭既明:“这次,超级稻亩产过900公斤,你真有把握吗?”

  彭既明答:“过不了,任凭您处置!”袁隆平立马决定行文,通过省农业厅向原农业部科教司发出申请9月18日在隆回县羊古坳现场验收超级稻的报告。

  然而,现场测产的前一天晚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彭既明一晚没睡,生怕雨水过多,水稻大面积倒伏,多年的辛苦与梦想就要付诸东流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跑到田间查看,水稻没有倒伏。现场测产,彭既明交给袁隆平院士和杂交水稻界的“答卷”是:108亩超级稻平均亩产926.6公斤。

  2006年,袁隆平提出了“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粮食增产战略设想,以期用三亩地产出四亩地的粮食,在湖南年示范推广1500万亩,产出相当于2000万亩田产的稻谷,为农民增产增收、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种三产四”工程实施第十一年的2017年,袁隆平的目标实现了。彭既明是该项目的执行主持人。

  2016年,袁隆平提出了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该技术是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兼具配组自由度高和育性稳定的优点,成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新的发展方向。

  2016年,为开拓我们国家水稻生产新的增长区域,袁隆平提出了耐盐碱水稻。通过结合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海水稻会种得更好、口感更好。

  2019年,习近平主席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2019年10月,我国第三代杂交水稻首次专家测产验收在湖南省衡南县进行,实测亩产突破1000公斤。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