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呼唤2.0升级版
http://www.CRNTT.com   2019-07-26 07:38:55


 
  呼吁供给侧改革2.0版本

  文章指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呼吁供给侧改革2.0版本。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代表的供给侧改革在过去几年时间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部分政策内容还有改善的空间。供给侧改革2.0版本即为,进一步减税降费,释放改革红利,增加中游行业和下游消费行业的利润份额。同时,加快建设发达的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比例,为科技创新提供更有效的金融供给。从存量上,做好服务制造业、消费行业的政策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增长;从增量上,大力发挥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功能,为大量科技型、技术型企业提供便利的直接融资途径。因此,我们从学术层面提出的供给侧改革2.0版本可以概括为“一促一增”,“一促”即为利用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中游制造业和下游消费行业的稳定;“一增”即为运用强大的资本市场,提供直接融资工具,增加对实体经济,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通过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文章分析,供给侧改革1.0版本中的“三去一降一补”,从供给侧改革实施前后行业ROE的比较来看,主要是使得上游行业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上游行业中的钢铁、煤炭、有色、化工、建材等从2016年供给侧改革深入实施以来,盈利情况均出现了系统性的提升。我们发现与此同时,中游行业和下游消费行业的盈利情况不容乐观。一个可能的解释为,上游行业原材料部分涨价之后,这些原材料作为中游制造业的成本部分,侵占了部分原有行业的利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主要通过降低增值税率和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的形式实现。

  从减税降费的微观传导来看,有利于企业部门更多的专注于实体经济,更多地投入研发,更多地注重技术进步而不是脱实向虚。由于实体经济的投资环境不佳,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减少了对生产性资产的投资,而把资本配置在金融资产上,这种行为被学术界称为金融化。降低企业实际税负有利于降低企业资本成本,从而促进企业投资增加。减税对于居民部门的效果也非常明显,个税的降低将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促进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因此,减税降费从企业、居民行为的微观层面而言,将产生较为明显正向作用。

  从减税降费的宏观传导来看,在经济衰退时,减税政策会减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积极财政政策效应更加明显;而在经济繁荣时,纳税人对税收负担敏感度下降。按照我们构建的减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脉冲响应模型来看,减税效果最显着的是企业所得税,即企业所得税占GDP 比重每降低1%,未来4至8个季度内GDP 增长率会增加0.09%。企业所得税减税对GDP 拉动作用最为明显,应该成为下一阶段减税政策的主要选择方向。

  减税降费中的“费”部分还有很大的降低空间。从税收结构上看,以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为主体的流转税是中国税收的主要部分,多年来占整个税收收入的比例都在65%左右。企业所得税作为直接税的代表,份额大约在25%左右,其他税种则分享余下的10%左右的份额。由于中国政府收入的多元化,在税收之外的各类费、基金、社保、住房公积金乃至土地出让金收入等非税收入的占比过大。除了今年提出的降低社保负担,减税降费中的其他“费”部分还有很大的降低空间,这部分也是下一阶段减税降费的重要方向。

  通过金融供给侧改革支持实体经济

  文章提出,供给侧改革2.0版本中的“一增”即为运用强大的资本市场,提供直接融资工具,增加对实体经济,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帮助对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中国金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发展不平衡。随着债券和股票市场发展,非金融企业的直接融资占比有所提升,但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结构难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金融供给主体,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不足,小微、“三农”、绿色等金融服务短板还有待补齐。更为重要的是,银行等间接融资的强大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对国民经济关键领域,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

  第二,金融机构服务和市场主体需求不平衡。当前产业发展已不单纯满足实体经济部门融资的需求,还有现金管理、投资交易、财务顾问、保险、证券、基金等多样化的需求,传统信贷主导的融资模式已经无法匹配企业多样化的需求。金融供给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呼吁更高质量和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中长期来看,我们需要构建分层有序、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

  第三,直接融资体系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目前全口径直接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在2007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由2002年的4.95%上升到11.09%,最近10年基本保持15%左右,而股权融资规模基本在5%左右徘徊,而美国直接融资占整个融资体系的比重则达80%左右。金融是对信用的风险定价。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基于信用体系建设的直接融资体系。

  增加直接融资支持实体经济的一系列措施即为我们所说的供给侧改革2.0版本的“一增”。具体而言,科创板设立并试点注册制,新股延续常态化发行,以及新三板增量改革政策出台预期增强,实体经济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多元,融资获得感显着增强。长期来看,积极稳妥推进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科创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券商柜台交易市场等建设,协同发展场内和场外,公募和私募,股票、债券和期货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同时,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亟须增加金融供给主体,补齐金融服务短板,为不同经济群体、经济层次、不同产业、不同领域的市场主体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小微、“三农”、绿色等领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