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微信更新版本引关注
http://www.CRNTT.com   2019-02-27 13:56:56


 
  调查中记者发现,用户阅读、浏览的轨迹在未征得其本人同意就反馈给他人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微博平台。“微博私信”作为网络匿名聊天的工具,曾被用户反映因为无法关闭“私信”的已读和未读反馈功能,对信息的接收者带来了困扰。有网友更表示,这一功能直接暴露了用户是否登陆和浏览微博的隐私。2018年11月1号,微博平台通过发布公告,称下线“微博私信的已读功能”。

  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 胡钢:这实际上是传统电信和互联网的差别,电信是一定要健全的,就说我一定要搞清楚对方是谁,因为我们传统的电信的环境下,你电话的固定电话一定清楚的知道对方是谁,另外电话公司都有登记的。互联网或者说移动互联网、移动通讯把这种规则改变了,总体来说互联网对于个人信息的影响应该说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在这种个人信息隐私权益意识日益高涨的今天,对于这种情况更多一份警醒,应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专家:浏览轨迹属隐私 平台不应无视

  有法律学者表示,目前互联网社交平台中用户的阅读记录被反馈的功能类似于传统电子邮件中的“收到信件的自动回信”。而不同的地方在于电子邮件的阅读反馈是否显示,其决定权在于收件人,但目前多个网络社交平台的阅读反馈却成为了发送者掌握的权利,既不符合用户自由选择的原则,也涉嫌泄露用户数据隐私。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网络浏览的行为信息也属于隐私的范围,必须要把退出的机制和无痕浏览的体制让用户去自己选择,不能强制用户去用它们这种新功能,不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之下把自己的轨迹暴露给别人,即便这个人是你好友,这个也不行。这个“已读”和“未读”相当于一个电子邮件的回执,应该由用户自行来决定是否开通。如果剥夺了用户自己设置的权利,直接强制性的要发一个回执给对方,这个可能涉及到一个消费者自由选择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