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美之间不需要第二个“孟晚舟”
http://www.CRNTT.com   2021-10-03 12:46:30


9月25日,孟晚舟顺利回到祖国。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10月3日电/1028天,牵动全球华人心弦的孟晚舟女士终于在北京时间2021年9月25日夜晚回到她的祖国。

  法国《欧洲时报》9月29日载文《中美之间不需要第二个“孟晚舟”》,文章说,在她面前,是自发接机的人群、“欢迎回家”的横幅以及响彻机场的《歌唱祖国》的歌声;在她身后,是四海侨胞的温暖祝福,是全球网民的联署支持,更是中国政府的强力支撑。

  那晚的深圳多座高层建筑打出灯光标语,那晚的网络上是超过1亿人观看直播,是社交媒体上的刷屏式讨论……一些西方媒体将其指为“民族主义情绪空前的高点”,殊不知这份情绪来自的是对该事件直击人心的共鸣,也是契合内外客观形势的必然表达。

  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在报道孟晚舟女士回国时,幷不讳言“经过中国政府不懈努力”的国家行为,这不仅仅向外界表明中国政府的坚持和态度,也给予了华侨华人们在海外打拼的底气和信心——有人会在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为他们守护着一份公道与正义。

  司法本不该被政治与强权裹挟,可孟晚舟事件却自始至终都逃不脱美方的政治意图。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应美国要求逮捕孟晚舟。彼时特朗普正在与中国打贸易战,华为也是美方锁定的目标之一。许多人都从中体味到华盛顿向北京施压的浓厚意味。美国司法机构称起诉是为了法治,而非为谈判寻求杠杆。然而特朗普曾一度表示,如果能达成一个足够好的贸易协议,他可能会把孟送回中国。如此明显的政治意图,让美加的“司法公正”性陷入尴尬。

  在孟晚舟被捕的一千多个日夜里,中国政府持续展开了有理、有据、有节的斗争,坚定坚决地维护走出国门的中国公民和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最终,孟晚舟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协议,她在获释前几个小时的听证会上只承认了有关该案的“事实陈述”,但表示“不认罪”。随着她顺利回到中国,不出意外美国对于孟晚舟的起诉将于明年年底全部撤销。

  如今的孟晚舟,所代表的不再是她个人,而是特殊的国际关系中特殊象征。她是中国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合法权益、反对政治迫害与强权的重要标识,也是中美竞争从经济领域到科技领域,从政治到国际关系的全方位展开后的一个缩影。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