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把握供应链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http://www.CRNTT.com   2019-11-14 08:18:37


 
  第四,对全球市场的参与能力不足。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全球市场、为全球用户服务、获取全球利润的能力不足。许多产业在全球竞争中仍处于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的中低端。

  文章认为,推动中国供应链创新发展,既需要在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进行统筹安排部署,也需要广大企业发挥能动性,以技术应用、服务创新、资源整合为抓手,切实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

  一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从国家层面看,应继续提高基础设施效能,为供应链更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建设低延时、更可靠、广覆盖、高安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制定具有协同性的制造技术标准,支持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接入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制造资源、制造能力和物流配送的开放共享,更好顺应当前制造服务化和服务制造化发展的大趋势。从企业层面看,则需构建和优化企业内部和产业间的协同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高效、节能环保的供应链链条。

  二是供应链平台要不断深化服务,支撑产业发展。供应链服务平台的大发展,能够快速、有效地促进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推动产业整体降本增效。未来,供应链服务平台企业应进一步聚焦细分环节,以专业化的服务推动业务的分离外包;并购整合渠道,以规模化的服务促进产业间的协同;重视创新要素,将数字、知识等供应链要素融入管理,推动供应链运营的智能化和集成化;运用好数据资源,以数字化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在“去中介化”的趋势下,推动不同业务领域之间的协作,实现供应链的商品多元化、管理集中化、数据可视化和服务专业化,打造新型供应链服务业态。

  三是推动企业更深融入全球供给体系。从国家层面看,应坚定不移地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有效创建供应链的跨境合作网络。从企业层面看,大企业是深度嵌入全球市场的主要力量,是提升中国全球供应链话语权的重要支撑。有条件的大企业要勇于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布局全球化的原料采购、生产力建设和产品营销,建立起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培育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供应链服务企业也要积极作为,从附属性转向先导性,加强对关键节点的布局和对关键资源的掌控,以大规模的供应链网络协作,实现跨区域、跨产业的协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有效提升竞争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