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饮茶上高楼
http://www.CRNTT.com   2007-07-18 16:39:20


  广州茶楼业的兴起,要感谢佛山七堡乡人。清末民初,陶都佛山衰落,一批商人拿着摞摞金钱到广州开茶楼。之前,广州喝茶的地方叫二厘馆,是供拉车扛包的苦力歇脚的低档茶馆,每次茶费仅二厘钱(一毫有七十二厘),除了喝茶,还有花生瓜子之类廉价小点聊以解乏。二厘馆之后是茶居,茶居的环境稍为舒适,品种增多,逐渐向大众敞开。

  为了显出“高人一等”的气派,七堡乡人的茶楼一建就是三层,第一层有六七米高,第二三层也有五米高,茶厅摆设相当“小资”:墙上挂着镜框,里面镶着广东各界名流、古今诗人的字画和木刻,一派古雅;四面是彩色玻璃窗,光线充足,空气清新,远近风景尽收眼底。

  “上得楼上楼,方为人上人”,一时间,时髦人士都爱“上高楼”。

  “水滚茶香”是茶楼的一大卖点。每一层楼都有座炉,座炉放在当眼处,下烧煤炭,上架一块穿孔的厚铁板,铁板上放四只鸭嘴式铜水煲。水煲喷出腾腾热气,伙记便提过来把滚水冲入茶客的盖盅,稍焗片刻,香气扑鼻;茶叶舒展,回复嫩叶的形状。

  著名的陶陶居更是标榜宜兴茶煲,潮州炭炉,上等山泉。此外还在三楼设卡座,作为私密空间:殷实人家就在这里边饮茶边看小妾、挑丫鬟,这种风气一直延续至上世纪50年代。陈残云在《香飘四季》里面,描写一位农村美女想嫁到城里,父亲领着她到广州相亲,地点就是陶陶居。

  茶楼上的点心包括油器、粥品、面食、粉类、糕类、杂食、甜品。既有粤式,也有姑苏式、京津式、沪式和西式。每周推出新品种,名为“星期美点”。为了招徕顾客,茶楼还天天“卖大包”,馅料是猪肉、鲜笋和沙葛;加入鸡肉,就是鸡球大包;加入叉烧就叫叉烧大包。包子有饭碗大,只售5分,实为半卖半送。所以每当大包出笼,群情澎湃,茶市进入高潮;有些茶楼还要排队,每人限买一只。这个招揽人气的节目香港茶市至今还保留着,只是大包改成盅仔排骨饭或盅仔糯米饭,肉香喷人,只售港币2元,也要排队,一人限一盅。

  多年过去,再吝啬的广州人,也不会错过茶市。一人或数人登楼,一盅两件,无论世事烦扰,压力重重,每天早晨都须有从容享受的一刻,以扶正心态。逢上休息日,广州人更是扶老携幼,呼朋唤辈,重拾亲情友情,连缀那些茫然而散碎的时光。

  早茶的情调体现在一个“闹”字上。这种“闹”不是尖锐喧腾的噪音,而是融融乐乐的交响:一家大小围坐一桌,杯杯碟碟,家长里短,左邻右里,那时的话题真是一地鸡毛;煎点心的明档设在大厅里,轻烟袅袅油香四溢,平底煎锅发出吱吱声;点心车川流不息,茶客要拿点心,侍应要加茶水收碟子,狭路相逢“借过”声此起彼落……交织成蜂鸣一片。在浮动的声浪中进食,恰好是广州饮茶的必要氛围。有人气才有喜庆色彩,人气对于吃喝之重要,在饮早茶里表现得最为充分。有个自澳洲回来的朋友说,在澳洲最难受的是没有早茶,终于找到个饮茶的地方,又静得叫人心寒,缺了广州茶市那种欣欣向荣的闹意,没有闹意就没有那种温热贴心的感觉。

  作者:钟洁玲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