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火爆“楼市打新”B面 刚需担忧“陪跑”
http://www.CRNTT.com   2020-06-07 15:53:14


 

  “远洋西溪公馆的地块早在2009年就已拍下,哪怕是11年前的楼盘、户型也很老,但并不影响投资者蜂拥而至。毕竟购买期房后,开发商延期交房的情况仍较常见,而购买准现房能减少推迟交房的风险。”家住杭州市西湖区的箫霄(化名)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恰恰由于是准现房,激发了很多投机者的“抢房”热情,甚至有的投机者会与一些手上有房票但没钱买房的人合作,双方约定如果中签按照一定比例分享利润。

  箫霄作为刚需购房者,自2018年底开始摇号买房,经过9次摇号、历经将近1年才在2019年下半年买到房。箫霄说:“现在刚需购房者需要和可以摇3轮号的人才拼手气,中签率更低,有些人等不及‘打新’,最终花高价买二手房。”

  专家建议

  进一步优化政策

  对于各地人才可优先摇号购买首套住房这一政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是为了吸引并留住高层次人才,以促进区域创新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消化本地住房市场增量和存量,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那么,如何防止政策被投机者滥用?盘和林认为,要为政策打“补丁”。各地人才落户、购房优惠等政策已逐渐精细化,但只要有利益存在,就不乏想“钻空子”、想利用漏洞的人,如果摇号制度不健全就很容易给投机者留下“钻空子”的空间。所以,需要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摇号制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建议,要确实把优惠提供给有需求的各类人才。

  “针对‘万人摇号’、一二手房价价格悬殊等现象,相关政策也应找准施策方向,根据市场实践及时‘转向’。在切实保障优惠政策能解决人才所急所需所盼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保障普通购房者的权益。”刘向东进一步表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