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深化公共卫生体系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20-03-29 10:28:15


 
  以加大投入为重点提高公共卫生领域供给质量

  文章指出,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看,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尚不适应实际需求,这是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短板之一。建设现代化的公共卫生体系,仍需大幅增加公共卫生财政投入,进一步加快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卫生领域的供给质量。

  在这一过程中,一是要加大卫生经费投入。通过扩大财政卫生经费支出等措施,争取到“十四五”末,相关费用占GDP的比例达到10%左右。二是要扩大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保障疾控体系和基层公共卫生体系正常运转的资金支持。三是要推动公共卫生支出向农村和落后地区倾斜,由此缩小城乡和地区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

  以“大卫生、大健康”为导向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文章提出,服务型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标志,建设服务型政府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些年来,中国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公共卫生方面,通过扩大公共卫生投入,推动形成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框架,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政府公共卫生职能不断加强。但也要看到,比照“健康中国”战略的目标要求,我们在这方面仍有很多不足。特别是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践也暴露出了某些短板和薄弱环节。对此,我们要冷静思考、辩证分析,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把该完善的完善好,该建立的建立好,该落实的落实好,以“大卫生、大健康”为导向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强化顶层设计,适应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的要求,建立完善功能互补、协作密切、权责清晰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要坚持于法有据,明确公共卫生领域各级政府的法定支出责任,理顺公共卫生领域的中央与地方权责分工。此外,还要完善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当前,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人民健康至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更要把公共卫生体系改革摆在重要位置。在努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同时,更应深刻反思,从长计议,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化解公共卫生治理中的顽瘴痼疾,从而在这场大考中加快改革公共卫生体系,加快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重要保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