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拥抱消费型城市发展新拐点
http://www.CRNTT.com   2019-06-26 08:10:20


 
  这个“行动计划”最大亮点,就是以构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中国特色消费型社会为话语背景和思考坐标,去整体性、系统性推进国际消费城市建设。 比如成都提出的实施品质化消费供给提升、标识性消费场景塑造、多元化消费品牌建设、引领性消费热点培育、开放型消费平台打造、国际化消费生态优化六大工程,实际上就体现了四个转型,即由速度规模导向转向质量效益导向,由生产保障优先转向生活品质优先,由低成本要素驱动转向创新生态驱动,由维稳型的经验治理转向人本型的社区治理。四个转型,是对发展惯性的矫正,是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的回归,也是对“成都究竟要建设怎样的消费城市”的解答。

  前不久,成都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其中一些数据可以反映成都在建设中国特色消费型城市的成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2%;新增新经济企业3840家,同比增长27.0%。尤其是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7%,对比北京的5%,上海的6.3%,深圳的7.5%,广州的7.7%,这一成绩相当亮眼。

  新的消费品牌不断聚集。今年一季度,成都招引国际品牌,新增落户60家首店;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绿道、林盘成为市民打卡之地,各式各样的智能零售模式出现在大小社区;一些新的消费形态开始形成。以“夜游锦江”为代表的夜间旅游新业态正蓬勃发展,实现接待游客总人数5759.7万人次,增长13.8%,实现旅游总收入981.5亿元,增长26.4%。

  最近的一组全国性榜单,则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印证了成都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2019中国未来商业趋势研究报告》中,成都在京东线上购买书籍排名全国第四,跻身全国购买力最强城市第五名,仅次于北上广深;中国旅游研究院和美团点评联合发布的《夜间餐饮消费大数据报告》中,成都夜间餐饮消费排名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北上深广;阿里巴巴6月13日发布的数据中,成都“熬夜消费能力”全国排第三;“2019中国精致餐饮行业报告”中,成都在精致餐厅门店数量、增速上超过了广州、杭州等城市;刚刚过去的“6?18”购物节,成都在6月1日的半天时间内,成交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天,而第一个小时的成交额排名全国第六。

  不难看出,新旧动能转换中,消费正脱颖而出,成为成都城市发展的新动能之一。从消费能力提升、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社会保障提升,消费型城市建设人才储备等多领域、全方位出发,成都正迈向国际消费城市稳步前进。

  当“买买买”上升为城市重要发展战略,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创新推进经济结构优化的新型动力机制,正在为成都传统的“好玩、好看、好吃”注入全新内容。而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下的消费型社会制度机制和政策体系构建,则正在为成都的消费型城市建设打上“中国特色、成都表达”的鲜明标签。

  来源:人民网  作者:蓉平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