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休假制度改革既要方法论,也要路线图
http://www.CRNTT.com   2019-06-17 07:26:11


  中评社北京6月17日电/端午小长假刚过,人们普遍感到意犹未尽。从时间节点上来说,五一小长假和端午小长假首尾相连,较为充分地释放了大家的休闲消费欲望。但更现实的问题是,下一个小长假还在几个月之后的中秋,这多少让人轻松不起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现行休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时间供给不足、时间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影响了休闲消费质量。

  中国网发表时事评论员谢伟锋文章表示,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节假日的获得感不强烈。尤其是小长假期间出行难、停车难、入园难、赏景难、如厕难的“五难”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假期的期待值。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在多方面补强,休假制度改革就有着念兹在兹的工作初心。基于此,有专家发出“休假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的呼声。

  文章分析,休假制度改革是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落脚于刺激消费、提升幸福指数、发展旅游等方面。在高质量发展的维度之下,就要解决从“富”到“强”的属性转变,这其中,千千万万劳动者主人翁精神的发挥,是秉轴持钧的关键。高质量的休假,不仅能让他们获得充分休息,更能在休闲消费过程中找到奋斗的价值所在。此外,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在假期里实行自我素质提高的诸多计划,这也是对繁忙工作的一种相辅相成。

  既是红利的分享者,也是生产的最大要素,劳动者的精气神决定着经济发展的纵深度。这也给休假制度改革提供了遵循——落实休假,应该让劳动者清晰看到美好生活的图景。这样的方法论,是“一枝一叶总关情”。

  情怀事大,见于细微。休假制度改革的根本,在于提高休假质量。以前,时逢小长假,总会有腾挪式的加减法,事实上,人们对于这种方式的体验感褒贬不一。基于此,有专家认为“每天9小时、做四休三”是未来改革方向。这种声音,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也有发出,只不过版本大同小异:有的是周休日实行“隔周三休”,有的每个月前三周每周休息一天,最后一周休五天……不管各个版本的可行性如何,改革总是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就这点来说,休假制度改革要汇聚多方认知的最大公约数。

  从可借鉴程度来说,“每天9小时、做四休三”在美国、瑞典、日本等国已有先例。当然,国情不同,决定着改革的落脚点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休三”如果能够在小步慢走的情况下实现,意味着我们将多出若干个分布均衡的“三天小长假”。这对于缓解当前小长假拥堵,将肯定具有明显的破题之力。

  文章指出,改革不仅要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还需要拿出落实的路径。休假制度改革的最终根本,是通过立法来实施。在此之前,详细论证、制定细则、谨慎推进,都应是所秉承的态度。因此,在时间这一最大变量之下,我们更应该明确路线图的清晰性,譬如有专家就表示“做四休三”在2030年可以实现,这就给予公众一个观望的经纬度,而不是一种望穿秋水的等待。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