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的理论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19-05-22 08:14:33


中央为何将“稳就业”置于“六稳”之首并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中评社北京5月22日电/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求今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经济日报发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东京文章分析,中央为何将“稳就业”置于“六稳”之首并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政策?而“六稳”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投资、消费、出口不是三驾马车而是一驾马车

  文章介绍,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点研究了投资、消费与就业的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国家要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必须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投资和消费。后来有学者将凯恩斯的结论进一步扩展,提出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言下之意,扩大就业可从投资、消费、出口三方面同时发力。

  “三驾马车”的说法流传甚广,而且已有不少经济学者将其作为理论框架研究就业问题。投资、消费、出口并非三驾马车,三者合起来才是一驾,其中消费是“马”,投资是“车”,出口是车后面的“货箱”。这是说,车和货箱并不是马车,它们要靠马去拉动。

  这当然是一种形象的解释。从经济学的学理逻辑讲,我们说消费是“马”、投资是“车”,因为投资需要以消费为牵引。一驾马车若没有马在前面拉动,车不可能行走;同理,若没有消费需求作牵引,投资也就没有动力。我们知道,投资(生产)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若是消费需求不足,扩大投资所形成的必然是产品库存和无效产能。显然,这样的投资对扩大就业毫无意义。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扩大投资也能增加就业。不错,扩大投资确实可以创造就业。但从整个需求链条看,投资需求只是中间需求,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若没有消费需求,用扩大投资的办法创造就业是饮鸩止渴,对生产过剩无异于火上加柴。若产品长期压库,投资无法回收,资金链迟早要断裂;而资金链一断,大规模失业将不可避免。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可用扩大出口来弥补,人们将“出口”看作拉动经济的马车,恐怕就是基于这种认识。事实上,这种看法是错的。亚当•斯密早就论证过,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而在存在国际分工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出口是为了进口他国商品,并通过进出口贸易互通有无,分享国际分工的收益。

  按照亚当•斯密的分析,出口的目的是为了进口,那么一个国家如果只出口、不进口,就意味着该国主动放弃了分享国际分工收益的机会;而出口多、进口少,也表明该国未对等地分享国际分工的收益。这样看,一个国家要平等地分享国际分工收益,就必须在扩大出口的同时也积极进口。可问题就在这里,若一国出口多少也进口多少,它怎可能用出口弥补国内需求不足呢?

  由此可见,出口也不是一驾独立的马车。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央强调“稳外贸、稳外资”,主要不是要用“外需”替代“内需”,而是为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往深处想,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其实也是进出口。引进外资是出口商品,只是商品未离开国境;对外投资是购买外国商品,不过未将商品买入国境。既如此,一个国家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当然既要稳外贸、也要稳外资。

  就业、收入、消费的关系及其传导机理

  文章表示,扩大就业离不开投资,而投资要以消费为牵引,消费需求增加才能带动投资增加。既然投资由消费需求带动,那么消费需求又由何决定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就业、收入、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地讲,消费是由收入决定。从亚当•斯密到马歇尔,大多经济学家也都这么看。然而马歇尔之后经济学家的看法却有了改变。费雪在1930年出版的《利息理论》中,开篇就说“收入是一连串事件”。何为“一连串事件”?他解释是指一连串消费活动。如某人拥有10万元,其中7万元用于消费,这7万元是他的收入;余下3万元不是收入而是他的资产(如储蓄、股票等)。显然,在费雪看来收入分两种:狭义收入等于消费;广义收入大于消费。

  凯恩斯虽然不否定收入对消费有决定作用,但他认为消费不会随收入同比例增长。为了说明一个国家消费需求为何会不足,提出了所谓“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意思是:随着人们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消费增加却赶不上收入增加,这样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消费倾向)会下降。从增量看,一个人收入越高,消费在收入中的占比就越低,故收入增长与消费增长并不一定同步。

  当然,也有经济学家坚持消费由收入决定的观点,而且对如何看待“收入”提供新的视角。莫迪利亚尼根据他的“生命周期假说”指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消费与收入会有不同的安排。通常的情形是:年轻时消费会大于收入,有负债;中年时收入会大于消费,有储蓄;老年时,消费会大于收入,用储蓄弥补缺口。前后算总账,一个人一生的消费仍取决于其一生的收入。

  弗里德曼将收入分为现期收入与持久收入,所谓持久收入是指三年以上相对稳定的收入。根据这一划分,弗里德曼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此假说认为,决定消费的主要是持久收入而非现期收入。后来有学者做过大量的验证,其结论也与“假说”一致。是的,现期收入对消费会有影响,但确实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一个人现期收入不高,但若持久收入高,他可以从银行贷款增加消费。于今消费信贷风靡全球,足以证明消费需求与持久收入有关。

  可是这样又带来了一个问题,持久收入是预期收入,如果收入预期不稳定,消费也会不稳定。那么如何稳定人们的收入预期呢?经济学的答案是:要稳定人们的收入预期必须先稳定就业。道理简单,社会上多数人都是工薪阶层,对工薪阶层而言,只有就业稳收入才能稳。正是因为这个理由,中央所以将“稳就业”置于“六稳”之首,并明确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