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增强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精准性
http://www.CRNTT.com   2019-10-31 08:42:58


 
  三是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精准性有待加强。目前,用于资金融通的金融产品具有较为多样的风险性、期限性等特点,可根据政策导向在成本、期限、信用及使用的灵活性、可得性等方面进行微调。但是在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难以依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调整金融产品的相应属性,形成精准的工具体系。在金融服务模式上也尚未匹配好政府和市场同频、同步、同目标的行动模式,相互配合等方面的效应难以形成。

  文章认为,应该看到,增强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精准性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落脚点,将有效聚集新兴产业资本、推进科学技术研发投入、引领高端产业创新。但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上述不利于金融精准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阻碍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提质增速。对此,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方面,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理顺服务机制。对于产能过剩的产业,相关部门需在存量资金方面,制定合理展期、降低利息、风险补偿、限制提前清偿,以及限制增量资金和加快短期流动等政策措施;对于需淘汰的产业,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产业加快自我更新;对于急需技术升级的产业,要精准制定包括定向降准、免税债券、融资担保、融资贴息、风险投资、补偿基金等政策,形成政策工具组合,针对产业发展特点来适度匹配资金的期限、成本、风险。

  另一方面,要凝聚各方共识,完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地方政府需制定产业政策、完善配套支持体系,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建立工作流程和协调机制,在政策框架下使资金资源精准流动;加强中央和地方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在产业政策调整、财政奖补激励、风险责任分担等方面形成协调机制,对市场信息、技术信息、资金信息等共享互通;积极培育和引入专业化第三方机构,通过政策引导,加强信息服务、金融科技、信用担保、审计核算等领域相关机构的能力,切实发挥其在信息咨询、风险评估、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政府及金融机构则依据市场规则使用相应的服务。

  此外,还要聚焦产业特点,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应该看到,传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切实需要,需不断创新,推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风险补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促使各类资金活水精准流向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领域和环节。对此,可考虑根据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起步期风险大、资金需求量大、信用保证弱等特点,开发风险投资、风险基金、具有担保属性的债券等金融产品。同时充分利用政府、金融机构、第三方机构形成的专业化服务网络,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引入知识产权抵押、科技资产证券化、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形成一体化金融解决方案。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