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四个一体化”建设高质量都市圈
http://www.CRNTT.com   2019-07-15 08:00:19


 
  以“四个一体化”破解都市圈发展难题

  解决我国都市圈规划发展中的问题,可以从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四个一体化”入手。

  一是空间规划一体化。目前,我国法定规划体系中的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一般均是在行政区范围内开展,而地方政府往往局限于各自的行政范围内求出路、谋发展。未来,我国应积极探索都市圈规划的编制机制,把微中心建设作为重要的抓手来完善城镇体系,在完备的纵向控制体系中,建立横向协调对话机制。

  二是基础设施一体化。良好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对提高都市圈整体效率,解决远距离通勤问题意义重大,是都市圈一体化的必要基础。我国应高度注重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构建以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和市域轨道为主体覆盖都市圈的综合交通网络,做好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换乘;并推行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消除断头路为突破口,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此外,在建设过程中,应鼓励多方资本介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三是公共服务一体化。首先,要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为起始和指引,配合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政策的同步或逐步的阶段性改革和完善,消除限制人口自由流动的障碍。其次,要建立都市圈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在管理模式方面,可开展多层次多模式合作办学办医;在配置机制方面,应逐渐从按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转变;在对接体系方面,加快推进社会保险体系对接,逐步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完善都市圈住房规划和用地供应机制;在供给主体方面,增加健康、养老、家政等服务多元化供给,鼓励都市圈城市联建共建养老机构,推动博物馆、剧院、体育场馆等共建共享。

  四是产业发展一体化。按一般规律来说,都市圈产业呈逆序化分布,中间以三产为主,第二圈层二产比重较高,外围以农业为主。都市圈产业演进的本质是一个“产业升级—土地紧缺—价值重组—空间调整”的过程。但由于我国特殊的财政体制,各方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往往造成协调合作的“囚徒困境”。

  建设外围微中心是重要路径

  具体而言,关于都市圈产业协同合作,可以从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三方面进行推进。首先,机制创新方面,可通过税制改革,建立GDP分计、税收分享制度,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其次,模式创新方面,可通过股份合作、飞地自建、托管建设等模式推动异地园区共建;再次,管理创新方面,应统一要素市场,清除市场壁垒,营造规则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

  按照上述“四个一体化”,建设外围微中心是都市圈培育的重要路径。在微中心开发方面,可采取两种模式:一是SOD模式,即通过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的开发模式,使新开发地区的市政设施和社会设施同步形成;二是TOD模式,即把公共交通和未来的城市空间紧密联合,围绕轨道交通及快速公交线路等大容量公交站点进行的可持续土地开发,以适宜的距离为半径,营造宜人的步行环境,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之间的良性循环。然而,由于我国行政体系中交通、规划、土地管理等部门的权力分割,加之政府财政投资风险较大,如何合理应用SOD和TOD模式,仍需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