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构建多层次农村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http://www.CRNTT.com   2019-08-05 08:40:18


 
  全力构建中国农村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文章提出,首先,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态环境风险立法体系。一是加快中国农村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现有环境法律法规修订时,应纳入和提升农村生态环境风险相关条款。二是建立农村生态环境风险相关标准以及技术规范,包括农村土壤生态环境风险管控相关标准指南,制定农村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相关技术规范。

  其次,建立健全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制度。一是建立“事前严防—事中严管—应急响应—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防范制度。对“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农村项目”全决策过程进行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和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二是建立多层级的生态环境风险管控体系。从不同空间和层级考量,建立风险防范制度,推进跨部门、跨区域、多层级的生态环境风险监管与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优化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建立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农村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机制,通过设立不同层级和领域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针对农村生态环境风险,制定地区风险综合防治规划,分区指导因地施策,实施差别化防控管理,有效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安全。

  再次,建立农村生态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将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纳入到农村发展决策中。在农村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开展生态环境评价,有效识别主要的生态环境风险,提出规避风险的对策建议。通过对农村累积性生态环境风险进行综合评估,识别生态环境风险优先管理区域、重点管理区域及主要风险类型。对农村土壤和饮用水源地等重点领域的生态环境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基于风险类别和空间分布,实施区域生态环境风险分类分区防范管控,划定生态环境风险防范管控单元,建立农村生态风险防范清单和开发利用负面清单。

  最后,构建农村生态环境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一是开展重点地区生态环境风险调查,建立农村环境污染排放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网络、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和生态环境应急预警体系,实现监测预报与风险预警的常态化规范化。二是提升农村环境风险监测能力和水平,注重技术引导,加快农村生态环境风险预警应急机构建设,构建农村环境风险应急处置体系,完善农村生态环境风险队伍建设和技术设备建设,提高农村生态环境风险的应急能力。三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和空间信息技术,从区域层面建立农村生态环境风险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生态环境风险智能识别,将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