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http://www.CRNTT.com   2024-03-04 08:18:05


  中评社北京3月4日电/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是发展的根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深度赋能,产业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转化载体和应用场景,二者深度融合、互促共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泉红、研究员徐建伟文章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主要国家围绕科技创新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科技创新既是中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的关键,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科技创新取代土地、劳动、资本等初级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处在全球科技创新的高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瑞士、瑞典、美国、英国、新加坡、芬兰、荷兰、德国、丹麦、韩国位列2023年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前10位,在基础共性技术、重大关键技术、未来前沿技术上具有很强的创新优势。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1年,高收入国家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为3%左右。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发达经济体保持强大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支撑。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80%左右,技术进步成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随着中国进入发展新阶段,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新旧动能转换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面对劳动、资本等传统要素投入增长动能减弱,加快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等新增长动能形势紧迫、至关重要。经过多年发展建设,中国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创新平台等科技创新条件不断改善,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支撑。2022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突破3万亿元大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到2.54%。目前,中国拥有深圳—香港—广州、北京、上海—苏州等全球顶级科技创新集群,科技人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2年的324.7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4万人年,稳居世界首位,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从2014年的111人次增至2022年的1169人次,排名世界第二。同时,中国以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为主的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重大关键技术领域追赶步伐加快,新兴前沿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发展的技术短板正在逐渐被补齐并在部分领域锻长。综合来看,中国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技术突破积厚成势,为产业结构升级、路径模式转型、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固本培元
  
  文章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迫切要求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固本培元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形成技术供给和场景需求互动演进的持续创新能力,提升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发展优势、产业结构、路径模式的深度转型调整时期。放眼全球,中国产业体系优势独具,科技创新势头向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既具有深厚坚实的基础条件支撑,也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路径。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需要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是制造业的基本盘、参与国际竞争的“压舱石”,但是存在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发展模式粗放、要素约束趋紧、出口市场冲击等问题,亟待重构发展路径模式、重塑产业竞争优势。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还是要解决效率效益问题。2023年,中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76%,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为2.57%,纺织业为3.6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4.24%。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需要在技术端发力,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创新突破,全面推动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升级,进一步拓展增效率、提品质、优结构的发展空间。只有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才能实现传统产业“向上”“向优”“向新”“向绿”改造提升,更好满足高端化品质化差异化市场需求。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