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科学评估“放管服”改革成效
http://www.CRNTT.com   2019-08-12 09:12:23


  中评社北京8月12日电/近年来,中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如何量化评估改革成效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放管服”改革与“优化营商环境”紧密相关,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成效科学评估,应借鉴营商环境评价的主要做法,着力从突出评估的目标导向、构建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确保评估指标的可获得性、使用独立的第三方评估等关键环节入手。

  “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与营商环境评价具有本质区别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王琛伟、王喆文章表示,关于营商环境评价,比较典型的是世界银行的定义与标准。世界银行将营商环境定义为一个企业在开设、经营、贸易活动、纳税、关闭及执行合约等各个环节中,遵循政策法规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目前,世界银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产权登记、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合同执行、破产办理等一级指标,41项二级指标,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能力。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将“放管服”改革与优化营商环境混为一谈,但是要看到,二者内涵并不相同。“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与营商环境评价在方法上可以互相借鉴,但二者在本质上有较大差别。

  一是评估对象不同。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价主要是通过评价企业“获得感”,进而据此评价营商环境,但“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不仅需要评价企业感受,还要评价政府推进改革的工作效率、改革推进区域发展情况。“政府推进改革的工作效率”纳入评估范围,目的在于考察政府推进改革力度、效率和依法改革情况。“改革推进区域发展情况”纳入评估范围,原因在于,“放管服”改革虽然优化了营商环境,但这并不是最终目的,衡量“放管服”成效如何的一个客观尺度还在于改革是否推动了区域发展。相比较而言,营商环境评价比较单一,而“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内容应更加全面。

  二是评估内容不同。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价着重考查企业在当前营商环境下的实际感受,而“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更重考察制度变迁的长远效果。改革必然带来制度变迁。一些制度变化不能在“当前”阶段马上给企业带来较强的获得感,只有在较长时期内才能显现出改革的效果。例如,社会诚信制度建设情况、社会公众参与改革及改革评价相关制度建设情况等,对于企业短期内看似没有什么较大影响,但是在较长时期内会对优化营商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类似指标在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并未提及。

  三是评估状态不同。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价只是静态地考察当前的营商环境情况,而“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则需要动态地考察改革前后的制度变化情况,考察营商环境变化背后的制度原因。例如,在某市的改革中,企业项目审批时间由平均79天,减少到6天;审批环节从17个,减少到2个。营商环境评价只把当前的审批时间6天、审批环节2个纳入营商环境评价中,但是“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则需要对审批时间、审批环节在改革前后的变化幅度有个动态对比。进而分析审批时间、审批环节变化背后的制度变化原因。

  四是评估背景不同。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价适用于各个国家的普遍情况,而“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必须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例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只考虑了企业纳税的情况,而在中国,虽然“费改税”不断推进,但是很多地方仍然保留不少“费”,增加了企业负担。再如,营商环境评价一视同仁地考察所有企业的“获得感”,但是在中国,即使是在同样的制度环境下,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感受也不一样。而这些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所独有的因素,在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价中并未考虑。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