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体育产业正在“加速跑”
http://www.CRNTT.com   2019-10-12 08:44:38


 
  体育消费发展面临挑战

  体育产业逐步进入发展黄金期,但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现阶段我国体育消费发展尚不能有效满足新时代消费升级、新动能成长、经济转型等要求,面临来自内生增长性、发展可持续以及相关作用发挥等方面的明显挑战。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指出,过去事业体制下一些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制度性、体制性痛点、难点和堵点依然存在。比如,体育赛事活动的资源分配、管理服务、场馆运营等方面尚未实现政府、企业、个人等多元联动机制,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有待进一步发挥。

  体育用地一直是体育企业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刘扶民表示,通过调研发现,很多体育企业利用一些旧厂房、仓库用房等闲置建筑修建了体育场所,由于在用地和产权上没有明确,面临被拆除的风险。

  与此同时,体育企业融资难也是一个发展瓶颈。长期以来,国家一直没有国字号的体育产业发展基金,特别是对于体育领域的中小微企业缺乏融资支持。“目前,浙江省全省纳入体育产业机构名录库企业2.5万家,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但市场主体在产业发展中,也面临‘玻璃门’‘弹簧门’等障碍。”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李华说。

  为此,《意见》从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产业政策、促进体育消费、建设场地设施、加强平台支持、改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融合发展、强化示范引领、夯实产业基础等10个方面,提出了35项具体措施。

  “这次文件的制定,就是针对这些问题,优化体育用地供给,因地制宜来建设体育场地设施,提出了一些具体举措,期望能在用地和产权政策上,对体育企业给予保证。《意见》还提出研究设立由政府出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中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这些对企业都是直接利好。”刘扶民说。

  “此次《意见》将改革放在首位,强调要深化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完善赛事管理服务机制,开展场馆运营管理改革,推动公共资源向体育赛事活动开放等,对于释放体育产业发展潜能、提升市场主体竞争力、扩大服务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张宇贤说。

  产业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对于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意见》给出了实实在在的目标——力争到2022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冰雪产业总规模超过8000亿元,推动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

  “全民健身需要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诸如目前‘全民健身公共积分’账户、健身‘卡路里币’等服务模式创新,大大调动了全民健身积极性。为此,一方面要更多向市场主体放权,创新供给和商业模式;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更好发挥作用,支撑产业发展和政策落地见效。”江小涓说。

  黄海燕认为,体育消费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保证是要减少针对体育消费相关供给和需求主体行为的微观干预,致力于维护整体系统性公平有序市场秩序。

  “产业融合是一个基本趋势,融合创新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的背景下,会涌现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乃至新产业。只有加速体育与其他产业融合,才能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陈伟说。

  “开放办体育,开放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实践证明,体育具有很强的产业黏性,加强跨界融合,有利于拓展体育产业边界,有利于体育产业创新发展,也有利于体育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体系。”李华表示。

  来源: 经济日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