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客家华侨华人:他国拓荒创实业
http://www.CRNTT.com   2017-08-11 09:44:59


梅县区南口镇桥乡村。
  中评社香港8月11日电/南宋末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人卓谋领十余士兵逃难到婆罗洲(今印尼西加里曼丹),从此开始了客家人移居印尼的历史。离开祖国,异国闯荡,更添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但勤劳聪明的客家人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开垦出一片家园。

  南方日报报道,曾有人这样描述华工:不信教的中国人头脑特别发达。他们有美国北方人的冲劲和机智,有犹太人的理财和经商能力,有苏格兰人的冷静和获得欲,有土耳其人的忍耐和中庸秉性,可谓集大成于一身。在众多华工当中,就有从梅州走出去的客家人。

  百年云烟已消逝,但客家华人华侨在世界各地的足迹仍清晰可辨。从最初的“落叶归根”到后来的“落地生根”,他们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等带到了国外,并在当地发扬光大,与当地人友好相处,为当地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垦荒辟地 异国建设城乡

  19世纪以前,东南亚、大洋洲,甚至美洲不少地区还尚未开发,荆棘丛生,旷野连绵,客家华人华侨下船以后,与当地人一起辛勤劳动,斗毒蛇猛兽,历尽艰辛,艰苦创业。经过努力,有的地方成为富庶的乡村,有的地方出现繁荣的市镇,客家华人华侨功不可没。

  黄竞初先生所着的《华侨名人故事录》中记载:南宋末年,元军进入江西、福建、广东一带,宋右丞相文天祥先后在赣州、梅州客家人集中之地征集义军,起兵勤王。

  1277年3月,文天祥率勤王师收复梅州。勤王师经梅县松口时,受当地群众热烈欢迎,自愿参加勤王者,仅卓姓就达800人。1278年12月,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北)被俘,部分义军随抗元将领张世杰、陆秀夫退至崖山(今广东新会县南)。第二年,崖山兵败,陆秀夫抱着宋帝赵员在崖山投崖坠海殉国,从者死去十之八九,南宋覆灭。

  不愿做俘虏的卓谋带着其他人驾舟闯海,当他们的船只漂抵婆罗洲北岸时,当地首领即集结众人前来,欲劫夺他们的财物。卓谋率众奋战取胜,并生擒其首领,但是,卓谋没有杀首领,而是放他回去。首领念其不杀之恩,划出部分土地给卓谋等人营建房舍,休养生息。

  “当地经常有海盗藏匿深山,出没劫掠,威胁当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卓谋便率众建筑堡垒,协助当地首领抵御海盗,平息了贼患,并参与建设美好家园,使当地人过上太平日子。卓谋等人以客家人开拓创业的锐气,从一片原始蛮荒中辟出新的家园。”梅州市外事侨务局副局长邓锐表示,至今在北婆罗洲还可以发现中国式的堡垒建筑遗址。

  前有卓谋开疆拓土,后有姚德胜建城设街,在新的土地上,客家华人华侨总是不予余力建设家园。

  在马来西亚怡保市有一条以客家人命名的街道——德胜街。祖籍梅州的姚德胜,赴马来西亚锡场当矿工,不久,他开了一间德和店经营杂货生意,除做生意之外,他还向锡矿业投资,逐渐成为华侨经营矿业的龙头。

  当时的怡保市还是旧式市场,范围狭小,市容卫生差。怡保殖民当局为扩大市区、改进市政,规划了一片新市区,但因地处偏僻,很少人肯去投资建设。1892年6月1日,恰保发生了一场大火灾,百余间店铺被烧毁过半,需要重建,但是当时的怡保人口稀少,物质条件不具备,怡保殖民当局只好请姚德胜出资协助建设新市,姚德胜欣然答应。

  “担任这么大的建筑工程,人家都替他担忧。但他有气魄,有毅力,一下子拿出数百万元的资本,到数十里、数百里外招集工人,购置材料。”邓锐讲述,1904年动工之后,姚德胜又亲临指挥监督,工程进行得很顺利。最终,他在怡保投资巨款新建店铺300多间后,又重建数十间店铺和一所戏院。

  人们由当初的担忧变为信服,就连本地土人和英国人,也为之敬佩。怡保议会为了纪念姚德胜的功绩,将后来重建的晓罗街市场命名为“姚德胜公市场”。1908年,马来西亚政府为表彰姚德胜出资兴建怡保新街的功绩,特将新街场的直街命名为“姚德胜街”,并在市场中心为他铸像树碑。

  除了卓谋和姚德胜,还有在泰国先后捐巨资兴办21项公益事业的谢枢泗,把民主共和国的立国精神带到东南亚的罗芳伯等等,他们都是对当地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杰出客侨。

  勤劳肯干 成就商业巨子

  客家华人华侨到了异国他乡以后,凭着“三把刀”过硬的技术和踏实肯干的精神很快在当地立足,闯出一片天地。

  “在东南亚地区,客家华人华侨带去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通过辛勤劳动,经过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在先辈的基业上逐渐发展壮大。”万隆客属联谊会副主席徐晋鸿说。

  客家华人华侨在南洋有的从事矿产的开发,使不毛之地变成繁荣的区域,荒山野岭变成富庶之地;有的种植甘蔗制糖;有的经营椒园,试用各种方法增加胡椒产量;有的垦荒种田,使荒地变成沃土良田。还有的客家华人华侨从事商业,他们从祖国运去各种货物,满足当地人民的需要,其中有瓷器、铁器、铜器和丝绸罗缎等,从南洋运回胡椒、谷米、药材和棉花等,满足祖国人民的生活所需。

  据统计,明朝万历年间进出口的货物,品种达一百多种。这既促进了中国与南洋的贸易,也促进了南洋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在采矿、石油、皮革、种植、农副业产品加工、印刷、制衣、建筑器材等各个领域都有梅州籍华侨的创业史迹。他们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南洋地区的开发起了重大的作用。

  近代著名的华侨资本家张弼士,15岁到印尼的巴达维亚谋生(雅加达)。初来乍到的张弼士既缺乏资金又没有技术,只好在一家米店里打工。由于他干活麻利又聪明,结果被邻店一位姓温的老板招为女婿。后来他涉足酒业、种植业、药材业、采锡业、船运业,生意扩展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尤其在葡萄酒业大有作为,发展成为东南亚的首富,美国人曾把他称为“中国的洛克菲勒”。

  从松口镇南下村走出去的伍氏家族,在泰国从事商业做得风生水起。“伍森源之子伍佐南继承父业,逐渐拓展商务,经营碾米、锯木、轮船、保险和长途汽车运输等,进而经营进出口贸易,其分公司或代办处,遍及吧城、星洲、印度、古巴、南非、伦敦和国内的广州、汕头、香港、上海等城市。”居住在伍氏家族的通奉第内的一位后人伍叔说,伍森源的孙子伍柏林,把商务扩展到金融行业,创办泰华农民银行,成为泰国第二大银行。

  客家华人华侨充分利用自己学到的手艺,谋求生计,有的还经营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发展当地经济,解决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饮水思源 办学传承文化

  6月15日,由梅州市外事侨务局主办的首届海外客属社团中青年研习班、第二届海外华文教师培训班及2017年印尼万隆客属联谊会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在梅州开营。42名来自印尼的中青年、华文教师在“华侨之乡”梅州开展为期10天的寻根问祖、了解客家文化之旅。

  在东南亚生活着许多华人华侨,为了把文化的根留住,他们往往把下一代送到华文学校就读,有条件的则把孩子送回国体验祖国文化。“海外华文教师培训班的10多名教师均来自万隆崇仁三语学校,他们来这里学习中文、客家话,并把学到的东西带回国,传授给更多的华裔学生,我们在学校开设了华文课,家长也有强烈的愿望让子女接受更多的华文教育。”夏令营的领队老师饶志强说。

  虽然远隔故土千万里,但饮水思源的客家人从没忘记把“祖宗言”代代传承下去,客家人把崇文重教的传统带到了住在国,深深地影响了当地的教育,宣传了儒家思想,并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

  在商界摸爬滚打的客家华人华侨,在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往往积极捐资办学。在住在国,客家的华人华侨兴办和发展教育的历史与国内是一样的,整个华侨社会的教育,大致经历了私塾、新式学堂和纳入当地的民族教育三个发展阶段。

  19世纪的前中期,随着梅州市前往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各国谋生的青壮年的增加,华侨人口激增,出现了居住集中、职业稳定的华侨社会。“面对华侨后代的不断增加,在崇文重教传统的驱使下,华侨需要他们的后代读书识字,但是,在当时殖民主义统治下的东南亚各国,教育落后,华侨后代读书有困难。为了解决华侨子弟就学读书问题,各侨居国的华侨社团办起了私塾学校。”饶志强介绍说。

  1772年,罗芳伯在婆罗洲创立兰芳公司后,广设汉文学塾,免费招生读书。19世纪末,康有为到东南亚各国提倡办新学,得到广大华侨的拥护。华侨社会中有识之士也深感华侨因文化知识落后而受尽殖民主义者统治的歧视凌辱,认为需改办新学,私塾教育开始让位于新学。

  后来,华人办学逐渐纳入当地的民族教育。1904年,张弼士捐资8万元,与当地华侨集资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创建近代华文学校——中华学堂(校)。此后,近代华文学校在世界五大洲的华侨聚居地纷纷设立,蔚然成风。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