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美华裔心理医生:为受煎熬的心洒阳光
http://www.CRNTT.com   2017-04-11 09:49:22


陈张栩医生于2012年为华裔耆老们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2014年,陈张栩医生在310小学为家长们讲授“理解中西文化教育之差异,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
  中评社香港4月11日电/美国纽约有一位从事精神心理科整整20年的华裔医生陈张栩,陈医生在这20年里,为当地华人解决了大大小小的精神、心理问题,并通过为华人办讲座做咨询等获得了众多华人的支持和信赖,她还主张通过理解中西文化教育差异来建立良好家庭沟通,避免家人心理问题。下面是陈张栩对过去二十多年经历的口述实录:

  玛摩利医院精神心理科首位华人

  据美国《侨报》报道,1992年,我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后就来到纽约,参加了很多的考试,最终取得了实习资格。实习医生要细分科目,于是我就选择了精神心理科。

  精神心理科和别的科很不一样,首先,是要过语言关;第二,你要愿意听人家倾诉;第三,实际上很多当时的中国人都觉得看精神心理科有一种耻辱感(stigma),一种避嫌、害怕或者说偏见,以为只有精神分裂或者要进疯人院的才需要看,但其实在美国有很多的人格病、焦虑病、忧郁症,精神分裂只是里面的十分之一。

  为什么会挑这个科呢?因为我在医学院读书的时候就对精神心理很有兴趣,觉得它不仅是医学,还跟人的文化、经历、性格,还有父母的影响有关。现代科学把人的心脏都已经研究透了,但大脑没有,你做一个MRI,看到的只是一个脑瘤或者血管的堵塞,但病人脑子里在想什么——永远像大海那么深奥。而且,当时很少人读这个科,觉得肯定有它的难处和妙处吧。

  1997年,我很幸运地被布鲁克林的玛摩利医院录取了,当时我是第一个中国人在他们那里做精神心理科的实习医生。精神心理科主任对我说他们有过亚裔实习医生,其中有印度人、菲律宾人,但从来没有过中国人。当时,主任觉得玛摩利医院的中国病人开始多了,很有远见地认识到有这个需要,于是在看到我的简历后就马上见面,我也很开心在玛摩利开始为期四年的实习。

  研究东西方人个体差异获奖

  在玛摩利的四年,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逐渐了解了整个美国的医疗系统,对精神心理科的感悟也越来越深。第四年时,我做了实习医生主管(Chief Resident),还拿到了年度最佳论文奖(Best grand round),论文的内容是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一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Haldol的个体差异,包括不同的药物副作用和文化比较。

  在精神心理科,同一种病症,也会因不同的文化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那时候华人患者不多,整个病区30个人里只有1、2个,但从第一天实习开始,我就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几年以后,我发现中西用药有很大的差异,文化上对某些病的认知也会不同,认知的不同又会影响到家人怎么照顾病人,环环相扣。通过整个实习的积累,我完成了最后的论文并获奖,医院也对华人医生更有信心。

  成立阳光心理安康中心

  实习结束的2001年,我进入了Fort Hamilton的南湾医院精神心理专科(South Beach Psychiatric Center)门诊部工作,一做就是8年。有许多病人都是看了很多年的老医生,旧的药也不换,后来整个门诊部就靠我这个主力军,重新诊断,有需要就调整药物。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临床的经验,也明白了怎么样跟心理辅导员以及社会工作者互动,更加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随着在八大道工作日久,病人越来越多,反馈越来越好,大家也慢慢开始熟悉我。看病的时候,我发现病人一个月来看一次,后面的日子他们就不知道怎么过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有很多社区中心,家人由于做工也没法天天陪着病人,他们也没地方去。而且因为华人对精神心理知识的缺乏和偏见,很多人拖到最后病入膏肓了才来看医生。如果及早发现,他们本来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种种原因让我意识到社区需要这样一个非盈利机构作为窗口,通过办讲座和公开课来宣传、普及精神心理知识,于是2012年我们在八大道成立了阳光心理安康中心,为需要的人服务。

  阳光中心到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了,我们有很多介绍心理健康的课,比如亲子教育、赌博和家庭暴力教育,有一年自杀的人特别多,还专门办了有关防治自杀的讲座。我们也经常去学校家长会和老人中心办讲座,参加社团举办的健康日等活动,后来又在五大道开了分部。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