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央地密集谋划施策精准“稳投资”
http://www.CRNTT.com   2020-02-18 08:29:20


 
  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将中央预算内投资优先向疫情重灾区应急医疗救治设施、隔离设施等传染病防治急需的项目倾斜。

  多地投资的重点也在向疫情防控以及相关短板领域倾斜。例如,黑龙江省把公共卫生防控能力、物资储备体系、公共环境卫生等补短板项目纳入百大项目,并给予投资额3%至5%的项目前期费支持。突出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和疫情防控能力建设,在分解下达2020年中央预算内切块资金时,按有关规定向贫困县等重点地区、公共卫生和应急救灾等重点领域倾斜。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稳投资”的重要性愈发突显。在她看来,未来在做好“稳投资”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前期计划中的投资项目仍能顺利开工,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项目建设和投资运行的影响。另一方面,本次疫情暴露了我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不足,未来可支持新上一批公共卫生、基层医疗、生物医药研发等“补短板”项目。

  如此众多的项目,能有多少“弹药”支持?根据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等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今年地方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总规模在数十万亿元。

  其中,四川今年共列重点项目700个,计划总投资约4.4万亿元,年度预计投资6000亿元以上;江西今年将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重点实施2933个省大中型项目,年度投资7700亿元左右。山东省级重点项目预计全年完成投资4000亿元以上。

  近期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债限额8480亿元,加上此前提前下达的专项债1万亿元,共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债限额18480亿元。

  浙商证券分析师孙付认为,此举旨在保证基建投资所需资金来源顺利、通畅和充足,为复工后的项目建设提供支持,是当前稳经济的重要措施。伴随着后续复工强度的进一步加强,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持续回升至6.5%附近。

  “本次疫情影响将是短期的,长期看对投资影响有限。预计2020年基建投资将加速,全年投资增速或将在5.5%左右。”范若滢称。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王璐、孙韶华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