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两岸新闻交流文集出版 亲历者幕后故事精彩
http://www.CRNTT.com   2019-05-23 00:14:40


中国记协台港澳工作部原主任李安(中间)向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右)、台湾中评社社长俞雨霖(左)赠书。(中评社 林淑玲摄)
  中评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林艶)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海峡两岸新闻交流30年纪念文集》2018年8月正式出版,50余位两岸新闻人及相关工作者回顾了两岸交流30年来的难忘经历并分享了作为亲历者和推动者所参与见证的背后的精彩故事。此书主编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首任院长张铭清、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季星星,副主编为中国记协台港澳工作部原主任李安、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阎立峰。

  张铭清为此书写序并撰写《两岸新闻交流的回顾与展望》一文,张铭清在书中写道,两岸新闻交流是两岸交流中起步最早、影响最大、成效最显着的领域。从1987年算起,到2017年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30年来,两岸新闻交流伴随着两岸各个领域的交流,在营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的舆论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岸关系之所以有今天,两岸新闻界功不可没。与此同时,两岸新闻交流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单向到双向的过程。正如两岸关系的发展一样,尽管经历曲折,但从总体来看还是不断发展的。

  长期从事两岸及港澳新闻交流工作,策划并参与了多项两岸及港澳地区新闻媒体交流活动的中国记协台港澳工作部原主任李安在书中梳理了两岸新闻交流30年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他介绍道,1987年9月,台湾《自立晚报》两位记者李永得和徐璐绕道东京到大陆采访,成为1949年来首次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1987年11月1日,中国记协负责人发表谈话,欢迎台湾记者到大陆采访,就此拉开了两岸新闻交流的帷幕。自那以后,台湾各大媒体纷纷派记者来大陆采访,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采访项目无所不包。1990年9月24日,台湾《中国时报》采访组在北京采访了时任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尚昆。据不完全统计,至1992年,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累计超过2000人次。而由于台湾方面各种不合理规定的限制,到1991年8月份为止,大陆记者却没有一人能够入岛采访。1991年8月,为采访“闽狮渔事件”,新华社、中新社两位记者随中国红十字总会人员赴台,成为1949年以后第一次进入台湾采访的大陆记者。1992年9月,经过各方的努力,排除种种障碍,首批“大陆记者赴台采访团”一行18人赴台湾采访,正式开启了两岸新闻界双向交流的大门。1994年,大陆方面审批同意台湾新闻单位不间断派记者到大陆采访(俗称“驻点”)。2000年11月,台湾方面宣布开放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四家大陆媒体到台湾驻点采访。

  台湾《自立晚报》两位记者李永得和徐璐1987年9月从东京转机绕道到大陆采访,成为1949年来首次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他们的破冰两岸新闻交流,敲开了两岸38年闭锁的大门,轰动一时。国务院港澳办原常务副主任、全国港澳研究会创会会长陈佐洱作为大陆方代表负责接待了二位记者,他在书中回忆道,那年秋天,台湾岛上风传实行38年之久的“戒严令”可能出现突破,原籍大陆省份的民众有望获准回到阔别了半辈子的家乡探亲。台湾新闻界当然反应灵敏,各家传媒都在摩拳擦掌。《自立晚报》年富力强的老板吴丰山脑子灵活,处事果断,抢先出手了一个秘密计划:派记者抢滩大陆,公开采访!现任“中央社”董事长、《自立晚报》原总编辑陈国祥在书中也回顾了李永得和徐璐二人是如何突破政治禁忌,克服重重困难从东京转机来到大陆采访的幕后细节。他说,最早的计划是搭乘渔船到厦门外海,转搭当时进行海上贸易的大陆渔船登陆采访,但考虑风险太大才改为堂而皇之搭机经第三地前往采访。二人顺利抵达大陆进行为期14天的采访,陈佐洱全力协助他们在大陆的采访活动和人身安全。书中,陈佐洱透露,当时由中央台办主任杨斯德和乐美真同志具体指导工作,他谨记中央确定的两条原则:一是自由采访,李、徐想采访谁,到什么地方采访,都要尽量满足;二是确保人身安全。后来他才知道,这两条是邓小平同志定下的原则。虽然他们在返台后被台湾当局公诉违反法令,但最终还是被确定无罪。陈国祥认为,新闻交流是很单纯的问题,不管哪一个社会,都应以告知、让人民有知悉权为第一要务,告知人民关心的事务,若人民关心对岸事务,媒体自然会做大量报道;如果不能让记者充分判断、去进行采访工作,就是官方对媒体的干扰,也是对人民知悉权满足的干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