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镜头:体验绣球制作 感悟壮族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23-10-30 00:47:25


2023年两岸媒体壮美广西行成员在绣球街前合影留念(主办方供图)
  中评社靖西10月30日电(助理记者 蔡卓君)10月28日下午,2023年两岸媒体壮美广西行团队成员来到旧州古镇绣球街,在非遗传承人黄肖琴的教导下体验制作绣球,感受壮族独特文化。

  据介绍,绣球曾经作为壮族男女青年的定情信物,旧州手工绣球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旧州街上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绣球。其作为广西壮族民俗工艺,现在多演变成为寓意着幸福的吉祥物,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

  黄肖琴介绍,广西绣球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大多为12瓣,每瓣皆绣上各式吉祥物,如梅、兰、菊、竹等花卉图案或春燕、龙、凤等,许多青年男女还会在绣球上绣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字样以希望未来婚姻生活美满幸福。

  绣球的刺绣工艺制作并不简单,黄肖琴说道,绣球结构独特、选料考究,且全部以手工制作,做工精细小巧玲珑,色彩鲜艶,需采用单线刺绣的方式在花瓣的面料上绣出各色图案,花瓣面料上的图案为平面式线条。制作包含了浆布制版、裁剪绣片、绘画图案、手工绣花、填充缝合、串珠制作、组合成型、串珠流苏装饰八道工序。

  在现场体验环节,黄肖琴细致耐心指导记者缝制绣球,“这里的每一针、每一线都不能马虎,不能露出线头,线条要流畅自然。”在记者遇到困难的时候,黄肖琴也依旧十分耐心指导,纵然已经是81岁高龄,但是黄肖琴在穿针制作上依旧非常灵活,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她对待每一个绣球都非常认真,毫不马虎。缝线、拉紧、缝上流苏和串珠,绣好自己喜欢的图案,这样一个绣球才算制作完成。

  自媒体台湾女孩蔡如瑜在体验完绣球制作后向记者表示,自己平时就喜欢做手工,之前也有缝过一些香包的双面绣,故而有瞭解一些基本的针法,学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因为绣球缝制还是需要一些技巧,这种感觉并不好找。她说道:“我已经来广西五次了,但是这次体验制作绣球是第一次,之前来的时候,我有收到当地人赠送的一个绣球,我当时还以为是机器制作的,今天来到旧州古镇才发现是纯手工,手工能做出这样的质感真的非常不容易!”

  据悉,为进一步传承和保护好绣球技艺,靖西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深入实施文化旅游联创工程,做好旧州民俗街绣球产业的扶持,将旧州街作为全市重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示范基地来建设,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倾斜。通过申报“广西绣球之乡”“中国绣球之乡”,村民自觉参与形成了“旧州绣球一条街”,织绣产品形成订单式生产营销海内外,年产刺绣工艺品20多万件,曾创下年收入400万余元的佳绩。

  2023年两岸媒体壮美广西行依托第十九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由广西台办联合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共同举办,为期7天。来自海峡两岸暨香港的媒体及在大陆生活的台胞网络达人走进广西,通过媒体视角,生动鲜活地展示广西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助推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