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怎么看待台湾再度“变天”
http://www.CRNTT.com   2016-02-23 00:13:15


无论台湾是否变天,也改变不了“被统一”的宿命。
  中评社╱题:怎么看待台湾再度“变天” 作者:章念驰(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

  •对民进党再度上台,我们不应“纠结”,也不要认为是我们对台政策的“失败”,更不要认为是两岸关系的“末日”。这可以说是台湾政、经、文、史发展的一种“必然”。一个生命的死亡,预示另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一个时代的结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未来并不一定是悲观的。

  •未来不排除两岸会形成新的共识,这种共识甚至会优于“九二共识”。如果蔡英文找不到,不等于蔡英文之后的人不会找到。找到两岸属于“同属一中”的政治联接点,是进入两岸新时期的必须,这是大势所趋,识这样时务的新人,必然会出现。

  •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不断的崛起,主导了“一带一路”与“亚投行”……,使台湾从当年雄冠亚洲的“四小龙”之首,到今天还不及大陆一个省的实力,统独力量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确实带来了“被统一”的新命题。

  •我们说“共商统一”,“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新中国”,毋宁是追求双赢“共生”。正如习近平说的“生命共同体”,“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实行心灵的契合”。因此我们可不可以用“和解共生  中国统一”来代替单纯的“和平统一”。

  台湾2016年1月16日的“大选”,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大胜300余万票,国民党丢掉了“总统”大位,“立法院”也遭受重创,失去过半优势;民进党重夺“总统”宝位,成了第一大党,控制了“立法院”过半优势,开始了全面执政。面对台湾再度“变天”,我们应当怎么看?今后两岸关系会向何处走?我的看法如下。

  这次“变天”意味台湾社会
  转型的全面完成

  台湾社会,在经历了“两蒋”时代“威权统治”后,开始进入了“转型时代”,这个“转型”是以“民主化”与“本土化”为诉求的社会转型,这是推动台湾社会变化与发展的“内因”。至于大陆因素与两岸关系,充其量只是影响台湾“转型”的“外因”。所以观察台湾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我们应从它的“内因”发展与变化去观察。

  台湾完成的第一次转型,是在十六年前,即2000年,以陈水扁为代表的民进党第一次获得执政权为标志。这时“民主化”与“本土化”取得了很大成功,民进党由“街头党”走向了体制内“合法竞选”的政党,由推翻“外来政权”——“中华民国”,变为接受“中华民国”的变化。但这十六年,台湾走向进一步的“民主化与本土化”,民进党一方面在体制内“合法斗争”,一方面纵容“公民运动”,让“太阳花学运”等“公运”去扮演“极独”角色,自己适度靠向“中间”,成功地获得了半数以上的支持。台湾的“本土意识”已上升为“台湾主体意识”,形成了以“去中国化”的“新国家意识”,连中国国民党也将慢慢蜕变成“台湾国民党”了。

  因此,一个与中国大陆有着“九二共识”政治连接点的国民党“政府”已败下了阵来,一个有可能与中国共产党“共议统一”的中国国民党也失去政权,这宣告了台湾以“民主化与本土化”的诉求的“政治转型”基本完成。这可以说是台湾政治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既给了台湾人民有“选择自己制度与生活方式”的权力,对这样的变化与发展,恐怕也应“概括承受”。否则,我们就应实行“一国一制”。

  对此我们不应“纠结”,也不要认为是我们对台政策的“失败”,更不要认为是两岸关系的“末日”。这可以说是台湾政、经、文、史发展的一种“必然”。一个生命的死亡,预示另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一个时代的结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未来并不一定是悲观的。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