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当前两岸关系若干重要问题刍议
http://www.CRNTT.com   2011-10-11 00:20:39


今日之两岸,统一的目的与方式和传统做法完全不同。
  中评社╱题:当前两岸关系若干重要问题刍议 作者:章念驰(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本刊学术顾问

  •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治理”道路,无论付出多么大代价,都是值得的,它虽然不能马上改变一切,但它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将这段历史评为“最好时期”是毫不为过的。我们应该从历史大趋势去看问题,要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去认识问题。

  •台湾是个选举社会,各种选举,周而复始,谁输谁赢,自有原因,切不宜将胜负与两岸关系挂钩。赢输与两岸关系虽有关系,但不可将赢看成两岸关系的成功胜利,输则是两岸关系的失败。

  •大环境的变化,让一部分台湾同胞产生了焦虑感,也让长期以来“台独”的支持者或同情者态度从不明朗转向明朗,转而公开支持“台独”和认同“台湾人”的身份。这是必然的,不应感到惊讶,更不应由此怀疑自己政策的正当性。

  •这三年来的两岸关系要完全改变过去很难,但对未来则会影响深远。什么样的环境必会塑造成什么样的人,两岸冰山不是一朝一日可以融化的,但冰山无论如何是在融化之中。

  •我们说的统一,是和平统一,是双方“共同发展、共创双赢、共同治理”的一个过程,是共同缔造一个更加美好未来的一个过程,是完全不应当抗拒与害怕的,这个过程可以说已经开始,但需要一个很长很长的相互融合过程。

  台湾选举在即,无论“立委”选举,还是“总统”选举,关系未来台湾政局走向以及政权是否变更,影响两岸前景,使社会情势变得异常诡异;众人禁若寒蝉,生怕一言起风波,唯恐触及神经,殃及选情,变得诸事不宜。台湾的民粹,就是在这样一场场选举中变得荒腔走板,政治人物成为讨好民意的“保姆”,连学者都变成谨小慎微的君子。

  应当怎么看当前两岸关系形势

  有人说,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是处在历史的最好时期”;但也有人不同意此说,绿色人物则完全不同意此说。他们谓:“三不”(“不统、不独、不武”)能称好吗?既然称好,为什么台湾多数人“无感复苏”?为什么当前马英九选情还这样紧张?为什么这么多“利台”政策没有转化选票?为什么当前支持统一的人越来越少?……到底应当怎么看形势,这个问题很重要。

  为什么两岸还不能统一起来,究其原因,乃是长期分离的结果。甲午战争导致台湾割让,为日本占领51年;解放战争导致蒋氏政权退踞台湾,又长达62年;彼此隔绝,不往来不对话不谈判,能不异变乎?两岸因不通而不统。要根本解决这问题,须从“三通”(通航、通商、通邮)着手,只有“通”起来,才能把历史造成的冰山,一点点融化起来。

  我们的先人把突破两岸僵局放在“三通”上,他们的智慧实在令人敬仰。但“三通”谈何容易,缺乏“一个中国”前提,“通”又有何意义?而“九二共识”即是当时“一个中国”不是问题的历史时空下,谋求如何“三通”的政治产物,缺乏了这样基础,两岸的一切追求又有何意?!而1992年后的两岸关系恰恰在“一个中国”认知上出了问题,而“三通”本应全然不成问题,反而造成真正的全面“三通”被延后了15年,其后在2008年方成现实。好在两岸双方口头达成“九二共识”,这样“两会”才有基础达成十五项协议和二项共识,使两岸步入了“历史最好时期”。

  长期以来,两岸的对抗、不信任,选择不同制度,接受不同生活方式,造就“台湾意识”,形成“台湾主体意识”,追求“台独”,出现认同混乱……这是长期分离分治的结果,也是缺乏共同的记忆、经历、追求与认同的必然结果。要改变这一切,不是三年五载可以完成的。2008年后,重新执政后的国民党与马英九,选择承认“九二共识”,走“三通”光明大道,拥戴“和平发展”,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治理”道路,逐步形成新的认同,构筑起新的命运共同体……。走上这条道路,无论付出多么大代价,都是值得的,它虽然不能马上改变一切,但它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对造就最终统一,是极其有利的,将这段历史评为“最好时期”是毫不为过的。我们应该从历史大趋势去看问题,要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去认识问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