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章念驰:中国现代化艰巨而复杂的整合过程––论国家的最终统一
http://www.CRNTT.com   2005-10-25 17:44:35


  实现国家的最终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强烈而正当的愿望,是事关国家的尊严与民族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百年奋斗史的一个崇高目标。自从香港澳门回归以来,国家的最终统一,祇剩下了台湾。台湾问题成为最突出的问题了。于是,人们不约而同要求台湾问题不应无限期拖延下去,急盼国家最终统一的豪情溢于言表,一种尽速实现完全统一情緖弥漫神州上下。然而,台湾问题的复杂程度却愈发彰显,国际势力的干涉也进一步加深,台湾朝野对统一抗拒的情緖也更加激烈,统一反变得复杂而遥远。人们开始为此噪动,甚至要求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先停下来”,以一战求统一,完成统一后再去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对此人们议论纷纷,中国的最终统一成为跨入二十一世纪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就统一论统一,就两岸问题论两岸问题,恐怕绞尽脑汁也难有良方,因为统一不是一个单纯的统一问题,这是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怎么看待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怎么看待国家最终统一问题,两者应确立什么样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必须认眞思考的问题。

  要思考这样一个重大命题,我认为必须从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内外形势,台湾问题的本质与发展趋势,及我们的观念与政策这三大方面去加以理性的分析与论证,去探索一个有利于中国现代化与统一的结论。

  来自外部的强大挑战

  中国要摆脱贫困落后,也要现代化,要与现代化国家人民一样享受现代物质与文明,这是广大中国人民正当与正常的欲望与追求,中国共产党确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顺应和代表了人民这根本利益与愿望,提出了中华的腾飞与崛起,实行改革与开放,力图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共享人类文明,中国虽然反对霸权反对大国主宰世界,但中国不欲当头,因为中外力量相比,我们还处于劣势,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向世界说不,即使中国强大起来,也不想威胁别人。在未来半个世纪,中国依然是处于被别人威胁的状态中,不明瞭此,中国便会失去起码判断而犯下错误。

  在中国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中,东西方的关系,尤其中美关系––这重中之重的因素,清楚地告诉我们,西方正把中国的崛起作为他们的潜在威胁而加以防范与遏制。他们会用经济的(贸易保护与反倾销等手段)、政治的(人权、民主、台湾、西藏、宗敎等问题)、文化的(西方的价值观等)、军事的(向台湾出售武器、利用日美安保协议等)来限制中国发展。美国与中国“试图建立一种战略伙伴关系(这意味着双方要亲密无间,并追求一种并不存在的共同的目标),寻求共同利益与潜在合作领域(如朝鲜半岛的稳定问题)。然而,美中关系的地位不得高于美日、美韩及美澳联盟”(二○○○年七月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美国国家利益》报告)。而在中国统一问题上,美国将成为中国完全统一的最大阻力:如果和平努力无效而中国要武力统一台湾,“美国必须继续向台湾提供防御武器及不言明的军事支持”(同上),将不惜与中国军事对抗,而美国的军事实力目前远在中国之上。这就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天至未来二三十年自己所处的地位。

  中国要实现崛起,然而在全球经济结构中,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占据了新科技革命、信息产业、跨国经济、知识经济的市场优势,并垄断了技术与市场,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以及要支付的代价,是巨大的,这已经不是改革开放初期祇需付点“学费”而已,而是整个社会结构调整将带来的风险。

  面临严峻的内部挑战

  但是,二十一世纪初眞正严峻的挑战,恐怕还是来自我们的内部。

  江泽民主席最近讲:中国现代化发展已进入第三步战略目标,“应清醒认识到,完成这个任务有难度有风险,具有很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施科敎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搞好西部大开发,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系,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机遇风险”等,都要有充分思想准备。而在迎接这样严峻挑战中,我们的条件是有限的。不瞭解这一点,我们就会产生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空想或妄想。

  许多专家学者也撰文列举我们面临的挑战,几乎大家都意识到我们的困难。有的困难属客观条件,如我们的人口多,文化程度低,缺少耕地,水资源匮缺,人均资源不丰富,加上这些年来生态的破坏……等等;有的则是结构性矛盾,如东西差异、政企不分、行业管理力量薄弱、监督机制不健全、贪污腐败猖獗、民主法制不完善、机制体制的改制跟不上……;有的则是新生问题,如加入WTO后自下而上的改革,较之过去二十年自上而下的改革,难度更大,问题更多,社会承受力和矛盾压力更重,需要完善的法制更多,政治体制改革压力更强……。除此之外,还有强大的统一与分裂的斗争及宗敎、人权、民族、治安等问题的挑战。这一切对执政党无疑构成了强大压力。然而,后退是没有生路的,要前进必须去迎接这些挑战!生路在继续改革开放,希望是在尽早实现现代化。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虽已成功完成了香港、澳门的回归,但不等于香港澳门问题已不再成为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港澳回归祇是港澳在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整合。今后的新问题会层出不穷,回归后怎么与祖国现代化进程进行再整合,必将成为一个新任务。而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前的整合,可以说仅仅是初创阶段,还停留在交流交往阶段,政治谈判还未见端倪,统一尚待时日。整个中国现代化内外整合,需要分阶段地进行,这种整合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统一不是孤立问题,在我们内外条件还不十分具备的情况下,如何统一何时统一,应当服从现代化大局和我们的中心工作。

  面临强大的统一压力

  中国近代的不统一,是由西方帝国主义一手造成的,是国家积弱成疾,再加外邪入侵,造成割地赔款,国土分裂。两岸问题虽是国共内战产物,也是因西方插手而造成长达半世纪的分裂,因此台湾问题从一开始就已非是纯粹内政问题,它是由国际因素、岛内因素、大陆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问题,是中国摆脱过去走向未来过程中一个不可不逾越的障碍,已絶非是一个单纯的统一问题。

  对于最终统一的最后一个问题––台湾问题,是由上述三个因素构成,海内外几乎没有异议,祇是这三个因素中ABC关系的主次,排列从无定论。当李登辉急骤推动台湾的“金钱外交”、“独立建国”、“新台湾人”及至“两国论”,人们认为岛内因素应是第一位的。当美国允许李登辉康乃尔之行,和美国发表“三不”与“四不”,杜绝了“两国论”国际化时,人们又认为国际因素应是第一位的。当“江八条”发表和祖国大陆宣布台湾不能无限期拖延,以及致力政治谈判时,人们又认为大陆因素是第一位的。这三个因素的排列组合秩序,决定解决这个问题的矛盾主次。我认为,大陆因素应是首位的,因为台湾问题是整个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一个障碍又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动力和助力。祇有从整个现代化着眼,才能有智慧和能力解决这历史遗留的问题;祇有完成整个中国现代化整合,台湾问题才会得到最好归宿。而岛内因素是视中国现代化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程度而动,从某种意义上说,祇有台湾多数民众诚拥统一,少数推行台独的政客才不会再有“选票”;祇有内因起变,祖国大陆与国际因素的外因才能发挥更积极作用。因此,祖国大陆要勇于承担起第一位的责任,而不能把不统一责任推向其他因素。如果祖国大陆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内外挑战,那么,统一问题同样是不能解决的。

  “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与“统一”的关系

  应该说,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追求统一,和台湾人民的追求和利益是不相矛盾的。

  当年邓小平率领十二亿中国人民开始中国现代化征程,他提出了“一个中心”和“三个有利于”的方针,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江泽民主席在最近指出,中国现代化关键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要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即人们所说的“三个代表”。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都强调了发展生产力和强调了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国发展方向。这是我们的奋斗方向。而国家的最终统一,正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得以最终实现,统一与现代化不是对立的;同时,统一也不是超越这中心工作的孤立问题。

  目前中国现代化已迈入第三个阶段,有难度有风险,形式变幻莫测,“形势越复杂,任务越繁重,斗争越尖锐,我们就越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纲领,坚定不移地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坚定不移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目标和总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了这主心骨,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渔船,眞正做到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这“主心骨”也就是“一个中心”、“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因此“凡是在重大斗争和突发事件中,能够保持清醒头脑,站稳脚跟,并组织和带领群众战胜困难的人”,能坚持这“主心骨”的人“就应该予以重用或重点培养”(江泽民二○○○年六月九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反之,故意将其他问题凌驾于此之上,冲击我们发展生产力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切貌似正确的“宏论”,都不应轻信,持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应重用。

  对于台湾同胞的种种疑虑,如果我们用“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理论去细微解说,并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实际变化,是完全可以做通工作的,因为我们的利益与追求与台湾广大同胞的利益与追求是完全一致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这样去做。而民进党的追求甚至与我们也有某些相合之处。民进党当年作为体制外的反对党,反黑金反社会不公反国民党专制,追求社会的更大进步与合理。但他们不接受国民党所代表的中国,呼出了“台独”口号,至于执政后,在今天仍坚持“台独”,是否代表多数人民利益,是否仍应该废弃,也是一个怎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民进党中务实人士也正在思考与调整中,包括台湾民进党在内的台湾各阶层各党派并非没有可塑性,从许信良的“大胆西进”,施明德的“大和解”,最近谢长廷的“民进党不排除统一”,证明独立并非台湾唯一选择。历史将中国分成大陆、香港、澳门、台湾这样的两岸四地,变成了四个区域;港、澳、台的现代化发展我们从不反对,他们的进步与发展也是中国人的骄傲,这也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祖国大陆正后起而追,一个中国从四个地区朝着同一个目标奋进,两岸四地不断整合,从经济––文化––政治,逐步完成中国人的美梦––富强与统一。现代化不是统一后的使命,而是在这过程中逐步完成统一。如果祖国大陆动乱,分裂、贫困、专制,也决不是港、澳、台之幸,我们没有理由对立起来。

  统一与中国现代化关系

  中国人民摆脱落后,致力富强,选择现代化道路,走了一条异常曲折的道路。在推翻旧中国后,摸索怎么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中国,也是走了一条异常坎坷道路,直到近二十年,才在邓小平率领下走上了一条改革开放正确道路,国力才稍有增强,但离一个强大繁荣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还十分遥远;我们的综合国力、经济与政治改革、现代化的国防……都远远没有完成,若满足于小有成就,动辄就言停下经济建设先去干这干那,扬言有实力要打下哪里就能打下哪里,这是极不负责的言论。当然,当“和平统一”基础被破坏,人们依赖军事统一,希望尽早解决台湾问题,这种情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任何时候,国家发展总有首要目标与次要目标之分,邓小平曾想将统一台湾作为八十年代主要目标,但他后感此事已非国共第三次合作可以解决,转而告诫全党全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今天看来,他的想法依然正确。现代化过程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整合阶段,它有许多内涵和使命,统一祇是其中任务之一。统一将随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而逐步实现,正像国有企业改造与健全民主和法制,也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完成的,但不可能一蹴而就,花三年五年时间也祇是完成一个阶段的整合,今后还有很长的整合过程。统一也是如此,更不能一气呵成,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认识。

  统一与分裂是随着祖国大陆现代化的程度,此长彼消,时间与力量对比、观念与信任变化、差异与差距缩小,优势与主动权均在我方、应该有此自信,不必恫吓我们的同胞与领导人,好像此时不完成统一就是李鸿章。这些激进的貌似公正的宏论,实际是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认识不足。有人说,台湾正在向“国家化”发展,现在不解决台湾问题,我们都将是历史罪人,这也实在是对台湾问题的本质的无知。台湾民众由历史与现实衍生的求名份求安定求发展的心理,他们对“中华民国”的认同,与对“一国两制”的怀疑,是应该给予理解的,这与李登辉搞“两个中国”及台独分子搞“一中一台”是有本质区别的。对台湾民众的疑虑,我们要加强工作力度;对台湾民众的愿望,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是可以得以满足的。我们强调现代化在统一进程中的重要性,并不否定加强军事现代化的需要,并不排斥积极做好用非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准备;祇有具有这种实力,“和平统一”才不会被肢解。但这不是我们的首选,而是我们现代化与统一的后盾,这个关系是不容顚倒的。但是,统一又不是随中国的现代化就会自然解决,现代化也代替不了统一,统一还是要作为一椿重大事业,加以规划,扎扎实实去做,一件事一件事去办,办不好也是统一不起来的。这问题的关键,首先要有正确观念,给予恰当的定位。观念对了头,一通百通。

  两岸问题的本质,不是简单的统独之争,也不是族群、省籍之斗,更不是哪个开明人士来当选台湾领导人,不是单纯的力量对比,不是以大吃小,不是制度优劣的比较,而是两岸中国人对自己未来、命运、利益的一种选择,统一是两岸同胞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中国,这才是中国人最明智的选择,统一问题祇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通过整合加以实现。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统一与现代化关系的战略思考

  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即中国未来十年至二十年的历史时期,是中国发展与转型的最关键时期,它充满从来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充满种种挑战,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与中心工作。尤其“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我们必须紧跟世界潮流,抓住那些对中国经济、科技、国防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抓紧攻关,自主创新”(江泽民二○○○年八月五日会见诺贝尔 奬获得者的讲话)。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包括我们必须有现代化的军事力量,祇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和平、赢得发展。

  台湾问题与统一大业,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从思想上正确摆正统一大业与现代化建设这中心任务关系,不被干扰,不被台湾问题拖着走。先要调整某些观念,若思想、观念与认识不解放,跟不上二十一世纪初的发展形势,统一的步伐也一定迈不开。统一问题也有一个从什么高度审视的问题,如果从二十一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看,统一问题必须放到现代化的全局战略中去思考,不应把统一问题凌驾于现代化之上。李远哲近言:一个中国和统独都不是问题,“到底要变成怎样的中国,才是最重要的”(二○○○年八月二十五日《联合报》专访李远哲)。

  台湾前“行政院长”唐飞也表示:“一个中国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而是一个‘未来繁荣的中国’”(二○○○年九月六日《亚洲周刊》)这些观点在台湾正在变成共识,与我们观点也开始有交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力量对比与我们自己事情没有完全办好之前,台湾问题不可能轻易解决,甚至还会闹得很凶。要让一小撮台独分子与分裂分子安分守己,要让为数众多台湾同胞一天就转向统一是不现实的;同样,妄想让全世界公认的“一个中国”变成“两个中国”,要让十三亿中国人民接受台湾独立,也是白日做梦。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台湾问题仍将是我们的严重挑战,还会有折腾,有时还会掀起几尺浪。要台独分子老老实实是做不到的,但他们也翻不了天。因此对于两岸关系要有一个正确定位,从而进行正确引导,让台湾问题不再成为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国家发展的包袱与阻力,而要成为激发我们实现现代化的动力与助力!

  在思想与战略上不受台湾问题干扰的基础上,我们还是要十分重视对台的具体工作,要讲究战略与战术。这就要加大做台湾民众工作的力度,用邓小平––江泽民对台学说,与“一个中心”、“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思想,来做台湾民众的思想工作,消除他们的疑虑。这里就必须发展国家统一学说的理论,并以这理论来指导工作,跟上新形式,去解决新问题;使我们站在两岸关系之上,掌握大局、指导大局,使我们腾出时间与精力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不是陷于两岸矛盾之中。钱其琛副总理最近对“一个中国”及两岸关系新的阐述,就是对邓小平学说与国家统一学说的发展,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完成国家最终统一的过程中,理论创新与观念调整也要与时俱进,对于两岸关系中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事务等诸方面工作,也需要一一规划,一步一步推进,不能再“以不变应万变”了。统一大业不是事务工作,国家宜设立国家统一委员会,协调各方力量,吸纳各方人才,来科学规划从容应对统一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建立有效的机制与体制,并要有前瞻性的研究。那么,我们不仅能掌握统一的主动权,而且能确保现代化进程的顺利发展。这就是现代化进程的一种整合,这种整合包含统一前与统一后几个阶段,对此,我们应很好规划。

  为统一求统一,统一路漫漫;为政治谈判求谈判,谈判遥无期。如果我们的目光祇放在台湾头面人物与政客身上,无疑是与虎谋皮;我们必须与岛内和全世界华人、各国有识之士,建立起广泛的反独促统联盟,把工作做到广大民众心坎上,争取多数人的认同。急欲统一,往往欲速不达。从建设一个繁荣富强文明民主的现代化中国着手,分阶段实施统一目标;我们不仅能抚平历史的伤痛,最终统一也必会在建设一个强大的新中国过程中得以早日实现。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的新中国,才是台湾问题最终的归宿,也是海峡两岸中国人最荣耀和美好的选择与归宿,也是全球华人共同的理想与追求。
        (原载《中国评论》月刊二○○○年十二月号,作者:章念驰 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