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美国大选与中美关系发展”专题研讨会
http://www.CRNTT.com   2020-10-31 14:03:07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教授指出,右翼保守主义正在控制美国的内政与外交,并呈现出麦卡锡主义的特征。美国政府内的极端情绪在捍卫“民主”“自由”的名义下野蛮生长,导致大国冲突的风险不断上升。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强教授认为,特朗普政府在任内对过去几十年来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了一次重新校正,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思维、战略手段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美双方目前既不存在战略互信,也缺乏高层次政治互动。拜登如果当选,美国对华政策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不会变,但战略思维和战略手段会有变化。

  上研院客座研究员、中国前驻赞比亚大使杨优明认为,美国在地缘政治上对中国的围堵将会加剧;经济上“脱钩”与“反脱钩”的斗争将更加激烈;内政议题上,“干涉”与“反干涉”的斗争会更趋严峻,人文领域的“限制”与“反限制”也会更突出。中美关系未来的演变对双方来说都是一条未曾踏入的河流,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面对中美竞争,中国应有刺破青天的决心、宽阔的视野和和从容的心态。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所研究员胡凌炜指出,中美关系的基本态势决定了美台关系和美国对台政策的发展方向。美国行政当局及国会采取各种手段大打“台湾牌”。美国大选结束后,预计美国将延续现有对台政策。如拜登上台,美国对台政策将更加考虑两岸平衡的因素。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薛磊认为,中美经贸关系在现阶段对稳定双边关系仍有很大的正面效应。从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来看,经贸关系仍然可以作为破局的突破点。下一阶段中方可以利用贸易谈判中的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机制推动中美高层进行对话。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表示,中美在双边经贸关系中缺乏沟通,如果这样的情况继续恶化,相互之间的猜疑会进一步加深,并导致双边经贸关系继续承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