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从“日治”到“日据”:拨乱反正的起步
http://www.CRNTT.com   2013-10-09 00:05:44


  中评社╱题:从“日治”到“日据”:拨乱反正的起步 作者:张亚中(台湾),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这一篇文章想让海内外的读者了解,一群在台湾的朋友,如何努力不懈地在为捍卫中华民族的史观而奋斗。

  “一边一史”的推动

  1994年3月李登辉接受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时发表“生为台湾人的悲哀”。在访谈结束时,李登辉说:“是的,已经出发了,摩西以及人民今后都有得拼的,……《出埃及记》就是一个结论”。1994年7月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表《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一个中国”不再等同于中华民国,而只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与血缘的概念。这一年,也是李登辉权力已经巩固的一年,他终于可以公开地实践他的“两国论”,他决定要出发了。

  李登辉的《出埃及记》决定从历史教科书开始。1997年的国中历史教科书,增设《认识台湾》新课程。国中(六个学期)的历史课纲的顺序从原有的“本国史”(前三个学期)与“外国史”(后三个学期),改变为“认识台湾”(二学期)、“本国史”(二学期)、“外国史”(二学期)。“认识台湾”已与“本国史”切割。

  认识台湾本来是件好事,可以让年轻人认识台湾的乡土历史,但是《认识台湾》的始作俑者却另有其它政治意图,他们设计《认识台湾》课程的目的是希望将台湾史与本(中)国史切割,视台湾史为国史,中国史非本国史,以达到“我们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政治目的。与大陆在史观上形成“异己关系”是李登辉首要的目标。

  1997年的《认识台湾》课程,将台湾从本国史脱钩,不再称“日据”,而称“日治”或“日本统治”,并在行文中充满着肯定与美化日本殖民统治的用语。以“清领”(清朝占领)与“日本统治”的用语来颠倒是非,不提“光复”,而称“战后”。在《认识台湾》的社会篇中也援引“大和魂”的用语提出“台湾魂”,作为“直到最近,我们还是不屈服于中共政权的‘文攻武吓’,正充分展现这种精神”的诠释。课程实施期间,适用于国中二年级的《本国史》编者,也默默地、技巧地在行文中将“我国”改为“中国”。作家陈映真在〈一个“新史观”的破绽〉一文中指出“为‘独立’的台湾打造‘国家’意识形态”,是一个‘民族分裂史论的构图’,一语点破了《认识台湾》课程的最终目的。

  2002年民进党执政时期,在推动“九年一贯课程”时,将国中历史、地理、公民合并为社会科,从此以后,完整的历史课程从国中教科书中消失。只剩下高中有专门的历史课目。

  在高中历史方面,1997年6月宣布,高中课程标准自民国88学年度(1999年)实施,教科书全面开放由民间书局编辑,政府负责审查,由各校自行选用送审通过之版本,即所谓的“一纲多本”时代开启。1999年开始实施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开始将“台湾史”与“中国史”切割,将高一“本国史”分为“中国史上册”、“台湾史下册”。“台湾中国,一边一史”的结构开始形成,但是还没有改变先教中国史再教台湾史的时序脉络。

  “一边一国”史观的呈现

  原则上,课纲十年修订一次,前一次的课纲为1999年实施,因此,下一次应该是2009年实施,但是主张“一边一国”的陈水扁与杜正胜等不及新课纲,开始推动制订“暂纲”的工作。2004年12月31日教育部审定的高中历史课程纲要(称为“九五暂纲”,于指民国95年,即2006年开始实施),再次确认两岸为“一边一史”,并将“台湾史”先于“中国史”(第一册“台湾史”,第二册“中国史”,第三册与第四册为“世界史”)。这个“九五暂纲”内容充斥着“皇民史观”与“分离史观”,不只用语有问题,亦高调主张“台湾地位未定”。

  2007年5月杜正胜主政下的教育部委托台湾历史学会于发布一项《海洋教育与教科书用词检核计画》,将“日据”列为“不客观历史价值判断、刻意褒扬或贬抑的非中性词汇”,“日据”成为官方眼中的“不当用词”,官方认为“日治”才正确。报告随即派发教科书出版商“参考”,实际就是希望其遵行。其中还硬要将“我国”改为“中国”,改“中共”、“中国大陆”为“中国”,“光复”改为“战后”,“武昌起义”改为“武昌起事”,“两岸”改为“两国”、“中日战争”改为“日清战争”,不称“国父孙中山”,而仅用“孙中山”、诗词用“中国诗词”等,甚至要求将我国历朝历代名称前加“中国”两字,如“中国唐朝”,大陆省份前也要加“中国”两字,如“中国浙江省”。

  出版商出版教科书是以赚钱为首要目的,既然政府已经有清楚指示,自然在编写教科书时遵照办理,以免增加自己出版的困难。这也是我们后来看到教科书,在用字谴词上均倾向“一边一史”的由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