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想像的战争:台海“战争论”的预言与寓言
http://www.CRNTT.com   2020-07-30 00:15:12


 
  因此,“中国可能会说自己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对台动武。”唐安竹还明白的说:“中国侵台的时间大概会在2024年。在2022年中共20大结束后,中共动武会跟党内权斗有关。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也就是未来5年之内台海会发生战争。”

  唐安竹认为“两岸之间,中国欲统一台湾的声音越来越明显”,这并非奇怪的事,中国从来就没有放弃统一台湾,只是也一直没有放弃和平统一,所以用“中国欲统一台湾的声音越来越明显”的事情来对他的预言作论证,其实并没有实证的效用存在。

  比较具有实证效用的事实,反而是在唐安竹发出预言之后,刚好美国三艘航母聚集太平洋海域;中国亦首次出动双航母于东沙群岛进行演习,日本媒体更传言中国解放军将夺取东沙岛。

  另外,此时美国神盾驱逐舰现身西沙海域,曾与中国军舰对峙。中国军机也频频绕台飞行,美方军机亦绕台,甚至穿越台湾领空同步回应。尤其是美国务院已批准对台湾出售18枚重型鱼雷。美中交锋升级,形成军事对峙态势,台海局势更受到各界瞩目。

  只是,这些事实也不必然会引发两岸在军事上擦枪走火。

  我们再来梳理一下两岸之间武统言论,不外乎台湾政府“以疫谋独”,藉防疫搞出席WHA视讯会议,或类似民进党立委蔡易余提案修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将“国家统一前”删除,但他旋即就撤回提案。而2020年4月底,台湾制宪基金会也把制宪的连署送交台湾的中选会,这些都曾引发两岸可能爆发战争的广泛讨论。  

  但严格说来,中国因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国际“究责”之际,台湾并没有恶言相向、也没有挑衅的行为,充其量只是为自身的政治利益阻挠两岸交流,以及争取国际曝光度,这也在情理之中,当然也就没有为中国创造武统台湾的可能空窗期。那么武统论者预言解放军会拿下东沙岛,这是明智之举吗?

  四、夺取东沙岛意义何在?

  就以东沙岛的地缘战略来说,东沙岛易攻难守是众人皆知的事,台湾长期驻守的是海巡署官兵,并非军队,解放军若要夺岛并非难事。然而,解放军夺岛后要防守,也同样面临易攻难守的窘境。

  东沙岛重要之处是因地处海运航道扼要的战略地位,是东北亚的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重要的运输航道,引战东沙岛,无疑将造成区域不安,成为众矢之的,日本长久以来视此航道为生命线,自是无法坐视不管,若中国夺取东沙岛想要长久据为己有,反而会变成烫手山芋。

  所以,两岸军力固然悬殊,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一旦发生战争,不仅是东沙岛,台湾任何一个离岛都没有抵抗解放军的防御能力,即使台湾本岛能撑多久也很难乐观期待,问题的关键是解放军若放手攻台,愿意付出多少代价?

  毕竟,台湾部署全球密度第二高的飞弹防御系统,另有射程1500公里的“雄三中程飞弹”,涵盖范围遍及华中地区一线大城,两岸交战一定是两败俱伤的结果。而解放军若贸然拿下东沙岛,那么所引起的国际争端恐怕得不偿失,这块咬不下的硬骨头,硬要啃的后果是给予美国驻军台湾,或向台湾租藉军港一个强而有力的藉口。这会是解放军乐见的结果吗?

  所以,乔良所说:“台湾问题本质上仍然是中美问题,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解决台独势力,而是先解决中美实力对比。”这是有识之士的见解,并非是在唱衰解放军之言。乔良否定了新冠肺炎是“貌似出现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短暂空窗期”,代表解放军还是很理性地看待两岸发生战争的后果,而不至于随一些军事预言家人云亦云。

  而另一位中国国防大学教授戴旭,近期也提出中美关系的“四个想不到”、“十个新认识”,其中一个最特别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想不到没有一个国家站出来表示同情和支持中国”,一个特别的新认识是“要承认美帝是世界老大这个事实”。

  戴旭所提出的三个“想不到”是:想不到,美国对中国有这么大仇恨;想不到,美国政府下手这么狠、时间如此紧迫、容不下谈判的时间,这是绝大多数中国官员和专家预测不到的;想不到,美国国内两党竟然形成了统一战线。

  如果连军事专家戴旭都想不到美国这般心狠手辣,那么中南海的领导们,怎么思考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步步进逼,那才是比解决台湾问题更重要的大事,不至于在短暂时间内就急着要“武统台湾”。

  五、两岸战争的性质

  两岸是否会发生战争,并非只是美中台三者的较量问题,也不仅是两岸统独之战,它牵涉的范畴更广,不是一般预言家所能全盘理解的。这里只讨论一个比较基本的问题,就是两岸战争的性质问题,这攸关两岸领导人是否选择战争的思考。

  古今中外战略学家对于战争性质的看法,可以说汗牛充栋。限于篇幅,我们就谈中国人对战争性质的界定问题。

  以战争的性质来说,在大陆拍摄的一部连续剧“清平乐”,剧中主角宋仁宗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好战者亡,忘战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在宋仁宗的眼里,战争是:“将以利物,不以害物;将以救之,非以危之。”也就是战争是为了拯救,而不是为了带来灾难,亦即“帝王兴师,必本仁义”。

  反观,中共过去对外兴师,依照毛泽东的战争观,都是要本着“正义”两字,也就是只有正义之师,才能攻无不克。而这个“正义”和宋仁宗的“仁义”本质上是有所差别的。

  “正义”是在人群间适当分配好的东西——如财富、权力、报酬、尊敬,这也就是一种“分配正义”。既然要讲求分配,就是攸关国家、社会与阶级的正义问题,所以两岸统独问题未解,对大陆来说,这是一种国家、社会,甚至是历史使命的问题,如果大陆选择“武统”,那也是中国要解决国家分裂的问题。

  “仁义”就有所不同,它是由孔子和孟子分别提倡的仁和义组合,两者经常并称,并成为中国读书人最主要的价值观。正如文天祥所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所以“仁义”主要讲求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层面,像宋仁宗这样的一个仁爱之君,绝不轻易以战争的工具去解决人民的问题。因此,宋仁宗在位42年除了征西夏之战,并没有发生过什么内战。

  虽然“仁义之战”与“正义之战”性质上有所不同,但从本质论来看,还是有它们的共通点。毛泽东就说:“在战争中,正义一方终会赢得国内外的尊重、同情与支持。这种精神鼓舞会转化为一种战争力量——精神动力。非正义一方则会受到国内外道义上的谴责、政治上的压力,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制裁,其战争力量会不断消耗、降低。”

  在毛泽东的战争观里,战争的胜负与人心向背密切相关,即便经济实力再强,武器装备再好,如果政治上不得人心,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加,也注定要失败。因为战争实践的主体是人,如果得不到人心,那么再优良的武器,也无法保障一定会获得胜利,毛就举过很多日军与蒋介石失败的例子,都是出在人心向背的问题上。

  从这里来看,毛泽东虽然讲求战争的“正义性”,但也跟宋仁宗一样重视战争中人的存在。所以,在中国人的眼里,“仁义之战”与“正义之战”还是有连结之处。

  由此来看两岸战争的问题,两岸统独的问题,对大陆来说是国家层次的问题,也是个人的问题,对民进党来说当然也是。所以民进党想要独立,除了要想到的是国家问题,也要想到人民。毕竟,战争一来,人民所受的灾难是无法估量,所以即使坚持独立,民进党还是会想方设法避战,不管是蔡英文搬出“中华民国宪法”或“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都是有意避战的手段。

  同样的,大陆解决两岸的问题,也是国家层次的问题,过去邓小平认为解决两岸问题可以推迟到50年、100年之后,就是考虑到解决统一的“国家正义”原则,也要顾及“人民仁义”的原则,不希望看到国共内战的延续,让人民再次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是邓小平的“仁义”之处。

  如今,虽然美中台关系错综复杂,美国一直把台湾当棋子,蔡英文政府也紧抱着美国的大腿。但是,只要中国认清戴旭所提出的三个“想不到”,也理解到“武统”还无法赢得“国内外的尊重、同情与支持”,那么这场台海战争,应该还不是发生的时机,两岸目前维持冷对抗的局势不至于有变,三个月到五年之内台海发生战争否,都是言之过早的事。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0年7月号,总第271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