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政治学角度对台湾问题的几点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20-04-28 00:15:52


  中评社╱题:政治学角度对台湾问题的几点反思 作者:朱磊(天津),天津南开大学教授

  台湾问题是两岸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在常见观点中,存在某些习以为常或似是而非的认识误区,试以政治学视角从绿、蓝、红三方观点举例探讨。

  一、权力的规则

  在一个人的社会里,这个人拥有完全的自主权,他可以自由决定任何选择。当不止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可能产生家庭、家族等多种社会组织形式,为了共同利益,个人需要让渡部分权力,组成集体权力。让渡后个人要承认和服从集体权力,这是义务。例如苏格拉底为尊重他认可的集体权力宁可接受饮鸩自尽。

  同样道理,不同集体聚合为更大集体时,次级集体要让渡部分权力给更大集体,以实现若干次级集体的共同目标,分享共同利益。任何次级集体拒绝承认已经形成的更大集体、或拒绝让渡一切权力,都是对既有权力架构及规则的挑战。且不说它能否挑战成功,在逻辑上和道义上来看,有充分的正当性吗?获取了上级集体赋予的利益之后,拒绝对上级集体让渡任何权力、履行任何义务,这符合公平原则吗?

  国家主权也是一种权力。历史上台湾从来不是国家,不具有主权。现在民进党当局试图将台湾变成一个国家,就是在挑战中国主权,挑战台湾原本属于中国一部分的既有政治框架,有充分理由吗?台湾当局所谓“台湾事实上已经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独立主权国家有“名义上”的和“事实上”的区分吗?且不谈国际法,“事实”就是:没有国际认可,就不是国家,犹如没有正规注册就不是合法企业一样,不具有法人资格。政府里面设有“总统府”和“外交部”就是国家了?任何省市区政府宣布自己是国家就可以成为国家了?历史上从国家获取各种资源(尤其是1949年)之后就可以断绝与原属国家的隶属关系吗?中国人统治中国人的地区能采取殖民地民族自决的方式吗?因为政治制度有所不同就可以成为分裂独立的理由吗?

  台湾地区领导人在公开场合演讲时称:“我们要有自信地更大声说:我们只有一个国家,就是中华民国台湾。我们只有一个制度,就是民主自由人权。”——台湾是不是一个国家,与声音大小有关吗?“更大声”除了感觉很爽外,有实质意义吗?台湾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制,这未必不是好的尝试,但以此作为拒绝国家统一、拒绝一国两制,站得住脚吗?“自信”从哪里来的?制度不同,地区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却在;制度不同,但并无绝对优越的制度;而且,一国两制的设计本来就是允许台湾保持其现行制度,没说统一后要台湾改变现行制度,这还不够尊重台湾吗?拒绝一国两制,拒在一国,不是两制。

  权力分配和使用的框架及规则称为政治制度。当今世界,主要有五种政体类型:一是多头制(polyarchy),意为“多人统治”,也称“自由民主制”。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欧、澳洲。二是新民主制(new democracies),或半民主制(semi-democracies),指民主过程没有完成或民主和威权稳定共存的政体。主要分布在中东欧和拉美。三是威权制(authoritarianism),强调集体和权威。主要分布在东亚。四是神权制(theocracy),宗教权威凌驾于政治权威。主要分布在中东、北非、东南亚的伊斯兰世界。五是军委制(junta),也称“军事威权制”,由军事委员会或军事强人主政。主要分布在拉美、中东、非洲、东南亚。台湾近半个世纪由威权制向民主制过渡,政治制度还在演化之中,怎么就自信地宣称是亚洲政治制度的“灯塔”了?

  各种政体很难讲有根本上的优劣之分,效果上看都是一时一地行之有效的权力分配架构。为了符合自身国情,即使同类政体,内容和形式也不一致,而是各有特点。例如多头制中,有的倾向集权,如英国;有的倾向分权,如美国。有学者将民主制分为“多数民主(majority democracies)”和“共识民主(consensusdemocracies)”。前者特点包括:两党制、多数选举制、一党政府、中央集权;后者特点包括:多党制、比例代表制、联合政府、联邦分权。前者如澳大利亚、纽西兰、加拿大、以色列、印度;后者如奥地利、比利时、瑞士。台湾政治制度也一直在调整之中,例如“府院”之间的权力分配、权力部门首长的任期及选制等。连岛内的政治制度也需要不断变化调整,怎么这么有“自信”地认为台湾现行制度优于大陆、甚至也可以“一国良制”用于人口是台湾60余倍的大陆呢?

  台湾很多人对岛内有别于大陆的普选制度有优越感,认为领导人由全民投票方式产生,最能体现民主。将全民投票方式视为高级的民主制度难道不是认识误区吗?历史上的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极权民主(totalitarian democracy)正是由此而来,没有仲介的公民投票式民主(plebiscitary democracy)在实践上看往往是煽动政治(demagoguery)的活动土壤,政治人物易于通过这种方式以偏见和情绪化的演讲操纵民众。岛内主流舆论将台湾近20年全民投票选出的领导人称为“番癫”、“坏蛋”、“笨蛋”、“辣妹”,这是制度优越的另类表述吗?

  从逻辑上讲,投票方式一人一票,似乎人人平等。可是,不会出现“多数人暴政”吗?由多数人投票决定损害少数人的利益是正当的吗?如果多数人投票决定剥夺少数人生命,譬如当年审判现场多数人认为应该处死耶稣,是合理的吗?另外,投票方式可以反映投票者个人的意愿强度吗?(意愿强度可以解释10个拿俸禄的官兵为什么拦不住一个抓到会被砍头的逃犯,也可以解释历史上一些以少胜多的战争案例。)如果两岸民众通过投票决定台湾统独,对数量比例很小的岛内民众公平吗?同样,如果台湾多数人主张分裂就可以宣布独立,对岛内主张国家统一的少数民众公平吗?由此看,大陆不允许台湾举行统独公投难道不是必要的吗?

   此外,好的政治制度一定是鼓励理性决策,公民投票是理性决策吗?现代政治学理论研究发现,个人与团体对政治议题的理解取决于政府和大众传媒如何教育与灌输,个人自主分析能力其实很弱。民众对政治议题通常瞭解很少,而主要受到习惯、环境、对象等诸多非理性因素的影响。非理性选民在投票时很容易受到有话语权和擅于操弄议题的政治力量的引导和煽动。投票决策方式不见得是理性决策方式。专业分析与贤能判断是不能排除的决策方式,大陆称之为“不唯书、不唯上、不唯票”。不能迷信投票,任何事物走向极端都会弊端显现。

  二、政党的窘境

  政党是有政治目标的利益集团,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多数政治体系中都存在。现代政治中的主要政党制度有四种: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独大制。自90年代以来,台湾似乎已经形成由两强控制的两党制。2020岛内“大选”后国民党惨败,领导人得票数大幅落后对手,“立委”席次方面也仅获38席,远低于民进党的61席。2月底岛内民调显示其政党支持度只有12%,和第三大党民众党差不多了,远低于民进党的41%,台湾似乎要出现走向“一党独大制”的趋势了。国民党难道会泡沫化吗?

  2020“大选”后国民党显得紧张慌乱,党内甚至出现“反统一”和“两国两制”的声音,在党主席补选过程中,候选人纷纷放弃坚持“九二共识”,有的候选人表示要撕掉国民党“又老又红”的标签。国民党“红”吗?那谁是“蓝”的?不对大陆抱有敌视和挑衅态度就是“红”吗?与大陆开展合作、不排斥两岸统一就是“红”吗?国民党此次败选是因为没有像民进党一样追求“台独”吗?当年在与共产党的博弈中,国民党选择了战争方式,丢掉了大陆执政权;后来在与民进党的博弈中,国民党选择了投票方式,两次丢掉了台湾执政权。无论何种方式,失败肯定与政党理念有关,政党理念关乎民意。但认为“两岸同属一中”的政策论述是此次败选的主因,有道理吗?

  政治学领域常用政治光谱(political spectrum)来划分政党的政治理念。左翼观点支持政府干预和集体主义,右翼观点倾向于市场和个人主义。左翼价值观往往包括:自由、平等、博爱、权利、进步、改革、国际主义;右翼价值观多为:权威、等级、秩序、义务、传统、保守、民族主义。世界政治体系中,两党政治往往利用不同理念政党给选民不同的政策选择。在过去20多年台湾的两党政治中,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政策却在不断趋同。相较而言,民进党“台独”理念明确,而国民党对国家统一却摇摆不定,立场不清,流失选民。

  民意的源头是民众的意识,民众的希望和恐惧塑造了政治本身。能否给民众清晰而有吸引力的政策印象是政党争取民心的关键。当年争夺大陆统治权时,共产党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清晰简洁的政治、经济政策,给广大农民带来希望和革命动力,当时国民党有什么政策主张能让人记住?目前面对台湾前途,共产党强调统一后的稳定繁荣,民进党宣扬独立后的自由人权,都能给台湾民众留下清晰印象。国民党既要经济繁荣、又要自由民主,既不想统一、也不想独立,选民不知道国民党要追求什么理想目标,似乎只有得过且过的执政权。跟着民进党修改自己的政治立场就可以重获执政权吗?政党理念应该走在民众前面还是后面?

  国民党主席候选人老调重弹,要求大陆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重申这是“国民党存在的最基本理念”。大陆也有很多学者就“中华民国”是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各种理论探讨。先不谈国际法,政治上讲,以为可以通过大陆承认“中华民国”、实现藉壳上市、完成实质“台独”,是又一个认识误区。国民党现在说的“中华民国”与曾经存在过的中华民国是同一个吗?

  作为国家,曾经存在过的中华民国有其固有疆域、人民和主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失去既有疆域、人民和主权的中华民国在国家层面已经消亡。任何政治势力再使用“中华民国”的名字都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已经消亡了的中华民国。流亡政府也可以使用原有国家的名字,但它不是一个国家。中国历史上好些以“汉”为国号的地方政权,也都不是前面的汉朝。名字不重要。败退到台湾的政治势力无论自称“中华民国”还是“台湾”,都不能推翻已经是台湾地方政府的事实。曾经作为国家代表的中华民国政府已经被替代了。战场上失去的东西可以通过偷梁换柱从谈判中要回来吗?这种行为与博弈中输了不认帐有什么区别?新政权可以允许旧政权残余势力存在,但不允许其以国家形式存在。“中华民国”这个名字有国家意涵,因此大陆不会承认。“台湾”可以用,但不能是“台湾国”,也不能是目前台湾领导人称呼的“中华民国台湾”。台湾就是台湾。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