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华文化圈公共产品的供应
http://www.CRNTT.com   2020-01-21 00:17:44


统一中国除了国家主权落实之外还需要文化认同
  中评社╱题:中华文化圈公共产品的供应 作者:陆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

  从国家主权的角度看,香港回归祖国是非常完整的,没有留下棘手的遗留问题。然而,香港对文化中国的认同过程没有完成。香港对一国的认同,实际上是对主权中国的认同,并不意味着对文化中国的认同。相比台湾,香港的国际化程度更高,人群也更复杂。从香港的事件引申出一个问题,统一中国除了国家主权落实之外还需要文化认同。前者体现了硬实力,后者需要软实力。中国主权的认同具有确定性和地理空间性,但文化中国的认同则没有确定性并且超越地理空间。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和平统一是21世纪的大命题。大陆集中了各方力量进行研究,其焦点集中在国家主权的统一层面上,因此,除了军事武力直接占领台湾全境之外,外交就是主要的和统手段,其目的是消除台湾的邦交国,彰显其国际法意义上国家主权代表的不合法性,因为没有任何国家承认的政权,肯定无法代表中国的国家主权,这是常识。另一个明证是,大陆高层曾经对两岸统一有过承诺,祇要承认一个中国,什么都可以谈,甚至可以改国号、改国旗。显然,在两岸统一上,大陆的关注点是政治统一,即国家主权形式上的完全统一。

  然而,最近香港发生的事件表明,国家统一仅仅停留在政治层面是不完整的。从国家主权的角度看,香港回归祖国是非常完整的,没有留下棘手的遗留问题。然而,香港对文化中国的认同过程没有完成。文化认同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它触及民众的意识形态、心理认知以及社会阅历。如此艰难的任务特区政府显然是难以承受的。它祇是藉助于官僚机构在文化沟通上做了一些表面文章,一旦遇到抵制就撤退。而大陆驻港机构基本上忙于事务性工作,缺乏整体性的文化认同战略规划。本来香港的大学应该是承担青年人文化认同的重要场所,但在精英教育理念的支配下,香港的大学延续殖民时期的教育方式,在涉及中国文化认同方面无所作为。连教学语言和工作语言都全部是英语,中文不过是用于日常生活交流的交际语言,而且不是普通话,而是粤语。这样体系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无论是知识体系还是价值取向自然倾向于西方,对中国的文化情结难以生成,更谈不上文化认同。

  对此问题,大陆也有所察觉,也试图做一些工作,然而由于《香港基本法》和“一国两制”的约束,大陆方面的机构难以放开手脚,对香港教育体系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本以为按照“井水不犯河水”的做事理念,香港与内地可以相安无事。尤其香港收回后一段时期,香港人对一国的高度认同,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港人表现出来的救济热情,让人觉得香港没有问题。然而,问题恰恰出在这里。香港对一国的认同,实际上是对主权中国的认同,并不意味着对文化中国的认同。相比台湾,香港的国际化程度更高,人群也更复杂。香港素有“文化沙漠”的称号,中国正统文化的精英基本上在海峡两岸,偶尔到香港客串一下。香港本土文化是港英统治时期形成的,除了高等学府外,社会主流文化基本上以娱乐八卦、休闲消遣内容为主,任何严肃的话题在香港都会以夸张失真的方式表达出来。由此造成了大部分香港人对客观现实认知的错位。

  回归初期,香港与内地人民缺少交流,但港人至少可以保持基本的礼仪。随着内地开放对香港的旅游,大量内地游客蜂拥而至,与港人近距离接触。港人对带着真实中国文化气息的内地游客有了真实的感受。各种负面消息频出,港人情绪发生变化,从欢喜到厌烦、厌恶乃至仇恨,从个体扩大到群体,从日常生活细微上升到文化层面。所以,香港回归仅仅体现在国家主权层面,文化中国的认同没有完成。

  从香港的事件引申出一个问题,统一中国除了国家主权落实之外还需要文化认同。前者体现了硬实力,后者需要软实力。中国主权的认同具有确定性和地理空间性,但文化中国的认同则没有确定性并且超越地理空间。比如,作为中国人,他(她)拥有中国国籍,并且持有中国护照定居中国或旅居海外,说明了对主权中国的认同,但是还有一大部分中国人,他们拥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护照,不在中国主权的管辖内,但这些海外华人高度认同中国,拥有一颗“中国心”,实际上这是对文化中国的认同。以此为逻辑,在讨论中国统一的问题时,可否把文化中国的认同作为重要议题,而文化中国认同的过程首先要从讨论中华文化圈的构成开始。

  二、中华文化圈的构成

  中华文明是一个历史的传说,也是一种现实的存在。支撑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力量主要是中国人,他们分布在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海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他们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中华文化圈,其主要族群是汉族。汉族并不是构成中华文化圈的唯一族群,其他族群也可包括在中华文化圈内。判断是否纳入中华文化圈的起码条件是,使用中国象形文字;说普通话;说中国方言。更高级的条件是,熟悉中国的历史文化,瞭解中国的哲学理念和行为方式等。当然,国籍仍然是判断是否属于中华文化圈的重要条件。祇要拥有中国国籍,无论是什么民族,都被认为是中华文化圈的一分子。但在海外这个判断比较复杂。尤其是从中国移居海外的少数民族,他们与其他国家的主体民族同宗同族,是否将其纳入中华文化圈主要看他们的认同,即是否接受文化中国并愿意参与文化中国的建设活动。

  从世界历史看,一个文明形态与民族国家是不同的概念。在同一个文明形态下可以衍生很多个国家。例如,在阿拉伯文明形态下有着22个阿拉伯国家和地区。苏联文明形态下,分离出了12个独联体国家和3个波罗的海国家。以古希腊、古罗马和基督文明为母体的西方文明形态下,有几十个西方国家,尽管他们政见不一,争吵不休,甚至相互开战,但在西方文明基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受到威胁时,它们又高度一致,要保卫西方文明共同体。中华文明存在几千年,是唯一没有出现断层的古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的土地上产生过无数个国家。但是,中国理解的国家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后的近代民族国家概念不同,其实就是一个朝代的概念。当几个朝代同时存在,就形成了多国的局面,三国时代就是代表。因此,在中华民国之前,中国未曾出现过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形态。当时大部分国人以为,中国就是天下,天下就是中国。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开始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也开始参与现代国际体系的外交活动。这个时候,国人开始觉醒,国家主权的概念逐渐被接受。任何损害国家主权的行为都会激起民众的强烈抗议。而知识分子的敏感性更强烈。郁达夫对曾经日本人把中国人称之为“支那人”耿耿于怀,视之为中华民族的耻辱。抗日战争之前,中国出现了几个政府并举的局面,有北洋政府,有广州政府,有南京政府,有武汉政府,有苏维埃政府等等,最后蒋介石基本上完成了形式上统一中国的举动。当时主权中国和文化中国的概念是一致的。尽管存在几个政府,但大家都在争夺中国的领导权。

  1949年之后,主权中国和文化中国出现了分离。共产党赢得了胜利,建立了新的政权,国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台湾的蒋介石政权继续存在,国号仍然是中华民国,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际社会承认国民党政权。这个局面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打破。中国加入联合国、中日、中美建交等一系列事件开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国际社会承认的过程,今天,这个过程已经完成。随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中国的国家主权由北京代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围绕着国家主权归属,大陆与台湾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大陆的立场很清楚,祇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的代表,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任何“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的立场是不被接受的。台湾在早期立场是比较清楚的,不承认大陆政权的合法性,认为中华民国才是正统代表。李登辉之后,台湾方面的立场发生变化,不再强调对大陆的主权争执,而将重点放在台湾,祇不过形式上仍然摆着一个包括两岸三地在内的中国架构。民进党上台后,台湾的立场急剧变化,不仅要脱离大陆的主权管辖,也要脱离中国这个名号 ,简言之就是要搞台独。对此,大陆当然坚决反对,并以武力威慑以制止台独。

  这样两岸关系似乎陷入僵局。除了主权中国之争外,文化中国也出现争端。由于国家主权是由很多文化符号作为象征,因此对这些文化符号的尊重和主权表达语言的规范性成为保卫国家主权尊严性的重要体现。本来在政府层面或专家层面,一般对这些文化符号不会引起争议,即使立场不同,大家也会克制,保持起码的礼仪,至少不会暴露在国际公共场合。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参与国际事务兴趣的浓厚,上述情况发生变化。大陆有些部门的官员,机械理解一中原则,没有区分主权中国与文化中国之间的差别,做了一些无益于彼此感情的事情。同样港台一些年轻人,恣意妄为,毁损代表中国主权的文化符号,也造成对大陆民众感情的伤害。于是,两岸之间不仅在国家主权的代表性上分歧依旧,两岸三地在文化中国的认同上也发生严重裂痕,而且这种裂痕也波及海外华人。它的危害性在于,导致中国文化凝聚力的涣散。中国文化的认同是中国统一的强大粘合力,没有这种粘合力,即使统一了,也会引发新的问题。因此有关中国统一的过程,主权中国的认同和文化中国的认同要同步进行。没有文化中国的认同,主权中国的认同是不完整的。

  同时要注意到,文化中国认同有自己的规律,它有时候与主权中国认同重迭,有时候又超然于国家主权层面,往超国家的普世价值方向发展。而且文化认同甚至比主权认同更具紧迫性,因为电脑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手段的多样化,使得中华文化圈面临文化特性消解的可能性。如果说纸质媒介时代,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尽管政见不同,但基于共同的历史文化回忆,因此不会出现沟通障碍。现在不然。整个中华文化圈里,特别是年轻人使用的社交媒体完全不一样,相互不能沟通,长此以往,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会截然不同。这样即使在同一个大家庭里也会同床异梦。祇有设法在整个中华文化圈范围内,以极大的包容性加强文化中国的认同,实现对一个中国的共同认知,即使他们在不同的地域、国度和地区,也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在中华文化圈里搭建公共平台,提供公共产品,以促进对文化中国的高度认同。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