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辛旗:顺势应变 增进两岸人民相互了解
http://www.CRNTT.com   2007-01-06 23:14:09


辛旗:两岸关系已经处于重要的十字路口,是统是“独”,是战是和,是摆在海峡两岸中国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中评社香港1月11日电/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辛旗日前在“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中国澳门)”文化论坛上作了题为《顺势应变 增进两岸人民相互了解》的演讲,全文如下: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已经跨入新的世纪,在座的各位不论是什么样的年龄,什么样的经历,我们都是这个世纪的见证人。过去一百年所发生的一切,对人类的影响超过了以往所有的世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这一百年的经历更是悲欣交集。

  150多年前,西方凭藉工业革命之后获得的物质力量,跨越重洋阻隔将他们的文化用武力带到东方,在此之前,他们使用过各种方式,传教,通商,甚至在当时中国政府中充任客卿官吏。但是,他们最终宠信物质的力量和自然界弱肉强食的法则,用殖民统治和侵略的方式来征服东方各民族。东西方文明全面交往就是以冲撞和冲突为起点的,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冲突和压力下,奋起直追开始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在这一进程中,我们民族饱受欺凌,尤其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瓜分和直接统治,更使中国长期分裂,积贫积弱。近代史上,台湾比中国其他地区蒙受了更为深刻的屈辱,台湾人民的苦痛和悲情是中华民族近代悲情的集中体现,对此海内外所有的中国人将永志不忘,铭记在心。

  我相信,在座的几乎每一个人在接受学校和家庭初期教育的时候,都会对我们民族近代史有一种强烈屈辱感。在物质的尺度面前,我们有着弱势,我们又渴望自强并和其他民族平等地相处。我们的先辈尝试过以各种方式拯救我们的民族,百多年的历史证明,我们是不屈不挠的民族,是奋发图强的民族,是奋勇自救的民族。百年来,“内治衰败,外抗强权,逐渐走向科学、民主、统一”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调,正是由于无数仁人志士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两岸才出现了百年来未曾有过的繁荣和继续走向统一的良好机遇。

  环顾世界发展大势,冷战后,世界从两极变为多极和多元,每一种人类的文明形态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中华民族承负着开启现代化新机和延续古老文明的双重责任,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各种因素促发的局部冲突时有发生,不负责任的行为比比皆是,影响人类前途的全球性问题阴影依然笼罩着我们的星球。但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还在主导着大国关系的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各个国家、民族的普遍要求。以资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带动了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各民族各文明在这种趋势面前的机遇是均等的。

  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和积极的影响,也造成了社会和经济失调和金融不稳定的更大风险。世界的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几大体系,每一个国家都在尽量抢占有利的位置。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各个领域都拥有优势,因而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而亚太地区经济整合远未形成,这将使亚洲经济发展滞后于世界,亚太地区中国人的经济最有整合的潜力,但是因为政治分歧与尚未统一,我们面临者抉择,这是两岸关系在国际环境中所面对的最大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中华民族发展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两岸应当站在更高层面上,来关注全体中国人的命运,捐弃前嫌,放下包袱,发展两岸关系,让统一成为两岸和平与发展的巨大助力。

  我们为了发展两岸关系和促进彼此相互了解,相聚濠江。大家之间的对话不仅仅是学术对话,更是历史的对话、民心的对话,未来的对话。所谓“历史的对话”就是两岸在中华民族近代史悲情方面要有设身处地的体谅,这是孔子“推己及人”的“恕”的思想;所谓“民心的对话”就是相互理解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以民为本,遂民所愿;所谓“未来的对话”就是根据两岸现状,寻找实现现代化和国家统一的交集点,保证稳健、和平地推进这一进程。

  当前,两岸关系持续紧张。主张“台独”的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以来,顽固坚持分裂立场,在岛内持续推动“文化台独”和“去中国化”,处心积虑地策动“台独”社会运动,并不择手段地延续其执政地位,导致两岸之间的矛盾由以往的社会制度和现代化发展道路之争,迅速演变与“台独”与反“台独”之争,两岸关系已经处于重要的十字路口,是统是“独”,是战是和,是摆在海峡两岸中国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陆方面一直采取积极作为,从邓小平先生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江泽民先生的“八项主张”,到胡锦涛先生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勾勒出未来两岸政治谈判的重要内容和进程方式。其核心是“一个中国,两制并存,和平谈判,分阶段统一”。主要内容是以一个中国原则作为双方合作基础,排除对两岸政治现状和人民生活造成伤害的那些可能性;排除分割中国主权造成两岸关系动荡;尊重两岸尚未统一的现实,透过结束敌对状态达成两岸之间和平保障;确认统一前台湾在中国的特殊政治地位和国际生存空间;平等协商,共议统一,分阶段谈判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在全面接触商谈的同时,逐步实现“三通”;渐次营造两岸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领域全面合作机制,并达成一定程度的社会一体化;确立过渡时期,进行有关中国统一的立法和两岸法律制度的衔接;在保持各自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国家形式,实现中国完全统一。

  大陆方面的主张绝非权宜之计,是尊重历史,顾及现实、着眼未来的深思熟虑。祖国大陆正在进行着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改革开放,在慎重推进民主进程的同时,加强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依循这一思路,构建两岸政治关系中最大的民主就是“两制并存”,不把各自的社会制度强加给对方。“两制并存”下的统一,最大的益处是实现两岸经济整合,互补互利,共同发展,为中华民族置下可长可久,有容乃大的产业,为两岸人民开创安和乐利的生存环境。

  大陆方面的主张也是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传统及其核心价值观念,在这里我想略谈一二,与大家共同探讨,也就教于在座的各位。

  一是爱好和平的传统。“天下太平”是中国历代追求的政治理想。生活在2500年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仁者爱人”,强调人际关系和谐与忍让,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儒家要求对政治有影响的人物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然我们的历史不乏战乱频仍,但我们民族在各个历史关头从没有放弃追求和平的努力,相忍为国,以德报怨,以仁待人,成为衡量道德情操和为人处事的准绳。而历史上凡是和平岁月,也是民族创造辉煌文明成果的时代。两岸的统一最重要的是和平,和平是根本,和平是百年大计,和平统一应当成为两岸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二是维护统一的传统。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经历了诸多民族如此剧烈的变化融合,不断吸收新鲜血液,而始终没有割断文化传统,始终在政治上维持统一的主流。这一传统首要特征是中华民族统一体的自我意识,表现为对乡土和国家民族的挚爱和共御外辱民族凝聚力。历史上为了疆土完整和统一,产生了多少至今还为人传颂的英雄和故事。台湾歌仔戏中唱得最多的是爱土、爱乡、爱国家、爱民族,这其中也包含了你们对这片土地有深深归属感的那份“台湾意识”。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大家庭,生活地域幅员辽阔,地区文化千差万别,这并不妨碍民族文化的同一性,反而成为连接民族感情的纽带。台湾人、广东人、四川人、香港人、河南人……谁能回避一个更宽的概念──中国人。维护统一,首先要推心置腹地理解中国这一丰厚的历史、现实、文化、政治多面向的观念,承认各地中国人取得的正面成就,无论政治观念的差异有多大,祖国大陆和台湾取得的成就都是中国人的成就,都是中国人的经验。我们正是要透过交流充分了解台湾现状和民众的想法,以逐步减少彼此的误解,增加互信,共同开启两岸和平、发展、统一的新时代。

  三是求真务实的传统。中国最为古老的哲学文献是2000多年前产生的《易经》,“易”就是变化,“经”就是将变化联系起来的线索。《易经》阐发了把握万物变化规则,就能把握了未来趋势的大道理,可谓“得其圜中,以应无穷”。其中最重要的是“变通”的观念,就是顺时应变,顺势应变,顺事应变,就是求真务实。历史上中国分分合合,屡遭变故,仍能革新鼎成,温故知新,重要的是社会发展中始终把握了“变通”的原理。文化上我们变通了儒家、道家、佛教、伊斯兰教和其他外来文化,使其更适应我们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变通”才使中华文明历久弥新,充满生机活力。求真务实传统的另一方面是“持一用两”,“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激进在社会变革时是主要动力,堪称“创业”或“革命”,而社会稳定和统一有赖于守成的稳健和中和。为贯穿这一精神,我们在政策主张上充分注意到台湾特殊历史遭际,了解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特定的体验和看法,我们不愿意将历史包袱再放在今天政治的天平上。我们在谈判问题上适应了台湾岛内政治转型的客观变化,用两岸平等协商代替了两党对谈的提法。我们更尊重台湾民众意愿,欢迎各党派、各界人士参与到促进两岸政治谈判的运作过程中,我们甚至采取了“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这样对敏感问题豁达的态度。这些稳健、变通、中和的观念,贯穿于我们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当中,这符合两岸人民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愿望,特别是符合台湾民众求维持现状的心态。这就是实事求是,这就是求真务实。

  四是自强不息的传统。先秦时代的圣哲们透过对世间万物生命变化过程的观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发现了自然界普遍规律,把生命和存在看作是一个自己把握命运的过程,提出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观点,成为激励变革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几千年来,朝代更迭,人世代谢,但这一精神传统薪火相传,绵延不绝。近百年来,为摆脱沦为殖民地的历史境遇,孙中山先生首倡“振兴中华”,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时代体现。中华民族在思想上的现代启蒙,同时伴随着对帝国主义侵略及殖民统治的抗争,民族救亡与国家图强,继承传统与创新开拓始终交织一体。今天,我们讲两岸统一,是与中山先生的理想一脉相承的,它符合时代潮流和历史规律,也是几代中国人奋发进取的基本动力。

  先贤圣哲的思想是我们精神的源头活水,而我们的精神开拓最终要汇入浩瀚的江河湖海。人类正在面临着一个更新的世界,以往的价值观念一部分保留下来并发生著作用,另一部分在变化调整,更多的是在日复一日地创新出来。我相信,先贤们留下的智慧和憧憬一定会唤醒我们更多的自觉和省思,使我们得以在两岸关系上奋发地去创新、创意和创造。

  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不仅造就了台湾的今天,也造就了大陆的今天。我们应当跨越局限,以新的文化观念正视中国统一问题。中国人毕竟是中国人,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应有类似,摆脱意识形态之争和对历史遭际的悲情并不能与排斥中华文化连在一起;认同中国历史文化与承认两岸政治差别、承认中国各地区利益有别并不矛盾;秉持中华文化理想,追求统一目标与坚持在现实利益下“台湾的自主性”也不该对立起来。

  我呼吁台湾地区执政党和台湾当局领导人真正从台湾民众的实际利益出发,真正以苍生为念,把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振兴台湾经济,谋求台湾2300万老百姓的福祉,作为最高执政目标,顺应时代发展和历史潮流,摒弃“台独”分裂主张,承认“九二共识”,为恢复两岸正是接触和政治谈判创造条件。这也是其摆脱内外困境、谋求新的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

  凤凰浴火,方得涅磐,经历大开大合考验,民族的复兴才有创新的前景。过去几十年,我们已经走了一些路,有坦途,也有荆棘,让我们继续前行,登高临远,审视度势,顺势应变,创造机缘,以诚恳、理智、冷静、务实的态度,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为两岸人民的福祉和中华民族的统一、民主、富强和现代化,迈出坚实的步子。

  谢谢各位!(来源:华夏经纬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