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社评:重大疫情下的中美合作应注意法律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20-04-04 00:02:09


  中评社北京4月4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中国国家主席3月26日在北京出席20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结束后,中国领导人应约与美国总统通电话,表示将会向美国提供有关医疗物资设备和公共卫生用品。

  这标志着中国以德报怨。虽然美国总统多次批评中国,美国国务卿要求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把病毒称之为“中国病毒”,在主要工业国家领导人会议上公然威胁要对中国秋后算账,但是,中国不计前嫌,决定与美国展开合作。

  但必须指出的是,中美两国关系正处在关键时期。中美两国合作特别是经贸合作的法律基础并不牢固。虽然中美两国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但是,美国仍然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部分商品增加征收惩罚性关税,这标志着美国仍然依照美国国内法,损害中国国家和中国企业的合法利益。如果中美两国在医疗物资设备和公共卫生用品方面开展贸易合作,美国随时都可能寻找借口,扣押中国的物资,并且要求中国承担责任。 

  首先,美国产品质量法是世界上最严厉的产品质量法。美国产品责任法体现在美国的侵权法之中,而美国侵权法则体现在美国的判例中。根据美国法学会编纂的美国产品质量法,美国法院在处理有关产品质量案件的时候,通常采用严格责任原则。如果发生质量纠纷,中国企业不仅要在诉讼证据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可能会动辄得咎。

  中国曾经向美国出口一批儿童玩具,美国进口商和美国部分消费者向法院起诉,理由是中国出口美国儿童玩具的含铅量超过美国标准。经过中美两国质量检测部门仔细检测,发现中国企业出口美国的儿童玩具鼻尖油漆中含铅量超标,虽然含铅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美国进口商和美国部分消费者仍然依照美国产品质量法,要求中国承担赔偿责任。 

  由于中国出口美国产品的确违反了美国产品质量法,因此,中国出口商不得不为此承担产品质量责任。这个例子充分说明,美国是一个诉讼国家,美国律师会千方百计地寻找借口,减轻或者免除美国进口商合同约定义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