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关注:学者剖析澳门特色“一国两制”
http://www.CRNTT.com   2019-10-21 00:11:32


研讨会现场。(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 沈而忱 张爽)由北京大学、全国港澳研究会、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澳门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映日莲花:一国两制的澳门特色——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研讨会”10月19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在上午的主题演讲环节中,三位资深代表对澳门特色“一国两制”的宏观架构予以解析和论述,会议气氛十分热烈。

  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副理事长李沛霖表示,最近十年澳门的变化更大了,取得了很多成绩,其中四点尤其突出:第一是坚定立场,紧跟中央。“澳门最近十年这一点是非常突出的。大家都明白,祖国好,澳门更好。澳门是作为一国之下的特别行政区,国家建设我们有责任,澳门建设好是我们的使命,澳门立场坚定,紧跟中央的部署。”第二是牢记使命,不断探索。回归之后澳门的使命十分明确,就是要建设好“一国两制”,政府在努力改变不太好的经济结构,提出了要发展适度多元的经济,现在更加明确,就是要做“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前进。第三是依法办事,不断完善。特区政府一直以来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本地法律不断完善,这是“一国两制”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第四点经验是官民合作,共建共享。澳门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团结,社会氛围很和谐,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官员和市民大众能够充分合作,大家能够共享繁荣。澳门要充当“一国两制”的建设者和民族复兴的促进者。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聚焦“澳门学与一国两制的实践”主题,从更为开阔的全球史与澳门史脉络中展现“一国两制”澳门特色的深厚历史基础与人文底蕴。他指出,澳门学术界的讨论使公众对澳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关注,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澳门居民的归属感,塑造了澳门人的身份认同,成为了一次全民爱国主义大教育。

  吴志良续指,学术讨论的社会化不仅增加了澳门民众对国家发展认识的客观性,还增强了大众对于“一国两制”的理解和信心,在澳门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文化基础和社会环境,令“一国两制”的构想更加深入年轻,并使“一国两制”的实施更加顺畅无阻。
陈端洪认为,国家认同与整合,是古今中外边疆治理的共同根本目标。香港修例引发的政治危机从根本上说,是国家认同危机。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陈端洪说,基本法内含六大根本法:第一根本法是一国;第二根本法是繁荣稳定;第三根本法是资本主义;第四根本法是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第五法是基本权利和自由;第六法是新宪制法治。这六大根本法之间互相交叉,相互支持,但相互之间也存在紧张关系。一国原则绝对优位,但其他原则与之相害时,一国原则具有凌驾地位。

  陈端洪表示,基本法没有设定对应的服兵役和纳税义务,港澳驻军的军费也是由国家负责的。基本法要求最低限的国家认同,不离不反。义务主体是港澳居民,包括其中的外国公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