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两岸同属一中”才是“九二共识”的本意
http://www.CRNTT.com   2017-03-19 00:18:36


洪秀柱主张“一中同表”
  中评社╱题:“两岸同属一中”才是“九二共识”的本意 作者:章念驰(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

  •人们只知“九二共识”,不知“两岸同属一中”,让人们忘记了“九二共识”的本意,忘记了“九二共识”所代表的“同属一中的认同”和“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忘记了两岸关系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统一”与“民族复兴”。

  •“九二共识”确实有不严谨之处,尤其“一中各表”,给“一中一台”、“两个中国”、“台独”等表述提供了空间,引来很多争议,尤其两岸关系越紧密,“一中各表”的危害性就越大。所以汪道涵会长当年曾说:“‘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将来会引来大麻烦。”

  •国民党更在意的是“一中各表”。因为这中间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可以避免被“一中”吃掉,可以用以“自保”。

  •我们一贯主张“‘九二共识’可以讨论,‘一个中国’不容讨论”。蔡英文没有找到与我们的政治联接点,不等于民进党永远没有人能找到与我们的政治联接点。两岸是不能分割的,是相互需要的,台湾必须也必然能找到与我们“同属一中”、“共同发展”的联接点。

  台湾再度政党轮替后,两岸呈现的政治生态,与2000年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后的政治生态完全不同了,它的焦点不再是“三通”、“一中”、“公投”、法理等……“统独”、族群、省籍之争,而变成了环绕“九二共识”的一场混战;变成了有没有“九二共识”、承认不承认“九二共识”、要不要“九二共识”的争论。民(进党)与共(产党)之间之争是接受不接受“九二共识”;国民党内部争论的是“九二共识”应“一中各表”,还是应“一中同表”;中美之间争论的是有没有“九二共识”,它是一种“事实”,还是一种“精神”?复杂的两岸关系似乎被简化成了一个符号,变成对这个符号要与不要的取舍。长此以往,人们只知“九二共识”,不知“两岸同属一中”,让人们忘记了“九二共识”的本意,忘记了“九二共识”所代表的“同属一中的认同”和“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忘记了两岸关系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统一”与“民族复兴”,这对年轻一代尤为不利。

  “九二共识”的来历与内涵

  什么是“九二共识”?这是24年前的历史产物。当时李登辉接替蒋经国主政,他为了巩固政权,推动“宪改”,制订了《国统纲领》,成立了“国统会”,组建了“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海基会”),俨然以国民党的“正统”自居,还制定了《两岸关系条例》,将两岸关系定位于“一国两区”,高举着“一国”与“统一”两面大旗。因为当时两岸斗争的焦点是谁代表中国,谁统一谁,所以台湾当局率先提出了《国统纲领》,率先成立了“国家统一委员会”,求统姿态似乎比大陆还积极。这就是1992年的历史背景。

  两岸自1987年11月开放“探亲”之后,两岸交流交往自此而始,从而衍生了许多相关问题。“海基会”成立,首要任务是要解决怎么交流交往,这需要与大陆协商,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大陆也相应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其使命也是处理两岸“两会”间的“功能性与事务性”问题,而不是政治性的。所以“汪辜会晤”只讨论经济性、事务性的问题,而不涉及政治议题,更不涉及什么是一个中国、谁代表一个中国、一个中国的内涵等问题。1992年对两岸来说,“一个中国”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双方都认同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海基会”才会说:“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这就是台湾版的“九二共识”——都坚持一中,都谋求统一,但对一中的内涵,认知各有不同,姑且不作深入讨论,允许“一中各表”。“海协会”回应说:“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这就是大陆版的“九二共识、各表一中”。 

  “九二共识”反映了1992年海峡两岸双方都还是认同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都还是追求统一,这不仅是“历史事实”,是“求同存异”的精神,更是“两岸同属一中”的政治基础。我们尊重“九二共识”就是珍惜这政治基础。我们应该知道,1992年的两岸关系“一个中国根本不是问题,两岸怎么交流是个关键问题,”而到了1995年以后,李登辉的“两国论”,改变了两岸政治基础,于是两岸变成了“交流交往不是问题,一个中国成了问题”。两岸关系出了大问题。瞭解这段历史是十分重要的。

  不瞭解这一段历史,就无法瞭解“九二共识”的真正内涵。但今天很多人对这段历史不瞭解,于是就在表面的文字上大做文章,让“九二共识”变成了一个争议不休的问题,完全背离了“九二共识”的初衷,成了“有没有‘九二共识’之争”、“‘一中各表’与‘一中同表’之争”、“‘九二共识’与‘求同存异’之争”……?有人甚至质疑这样重大的共识为什么仅仅只是“口头共识”?“九二共识”有没有“入法”……?逐渐背离了“九二共识”原旨。

  有鉴于历史的原因,“九二共识”确实有不严谨之处,尤其“一中各表”,给“一中一台”、“两个中国”、“台独”等表述提供了空间,引来很多争议,尤其两岸关系越紧密,“一中各表”的危害性就越大。所以汪道涵会长当年曾说:“‚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将来会引来大麻烦。”大陆基本上也不说“九二共识”,不想被拖入“一中各表”的口水战中,这都是史实。但到了2005年,在野的国民党由连战率队来访大陆,举行了“胡连会”,达成了五项“愿景”,连战重拾了“九二共识”,以示与陈水扁的区别。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马英九贯彻“胡连会”达成的共识,决定以“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联接点”,于是“九二共识”复活了。大陆当局也接受了下来。

  在马英九执政的八年中,“九二共识”成了两岸的政治联接点,但不等于说“九二共识”是完美无缺的,要靠“九二共识”使两岸回到1992年状态,谈何容易。要让民进党加以接受,更何其不易。民进党利用“一中各表”,抵消了两岸许多成果,如“习马会”就被“一中各表”完全扭曲了。所以岛内才会出现“一中同表”的政治诉求,这决不是洪秀柱等人的“亲中”主张,而是有政治远见的。

  环绕“九二共识”引发的争议

  2008年,民进党八年执政,以惨败告终;但马英九的八年执政也政绩不佳,让民进党又再度执政。这个胜利来得太容易,所以民进党并没有好好反省与改造,也没有转型。重新执政的民进党一点也没有向“九二共识”的“一中原则”靠拢的动力。傲慢的民进党让大陆无法吞下这苦果,尽管蔡英文说了许多似乎很接近“九二共识”的话,说九二年似乎有这“历史事实”,存在“求同存异”的“精神”,取得过“多项共识”,她表示“理解”,并提出了她会在“中华民国宪法”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相关法律下处理两岸事务。美国对此表达了“满意”,认为民进党作了“很多努力”了,要大陆也要有“新思维”。事实上,蔡英文明确指出她执政的原则是“必须尊重民主原则和人民的意愿”,要保留台湾人民的“自决权”;她打着“民意”而不接受“九二共识”,所以她根本不会接受“九二共识”,更不会接受“两岸同属一中原则”。她口口声声要“维持现状”,事实上是无处不在的“去中国化”,强化“台湾是事实主权国家观念”。几个月来,两岸关系越来越冷,她只是在玩一些文字游戏,能让大陆民众信任吗?美国实在是低估了大陆的智慧。

  美国是怎么看“九二共识”?美国最著名的台湾问题专家任雪丽说:“对中国大陆而言,‚九二共识‘意味着台湾承认大陆有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观点;而对于台湾政府来说,‘九二共识’的意义在于大陆愿意接受台湾对‘中国’有自己的理解。‘九二共识’只是在双方政府对外方的观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才能继续存在”,“在马英九在任期间,台湾和大陆政府以‘九二共识’来遮盖双方立场的巨大分歧”。而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干脆说:没有“九二共识”,他也没有听汪道涵与辜振甫说过“九二共识”。他们举例李登辉说,“李登辉也从来没有承认‘九二共识’。”

  跟民进党持有不同立场的国民党,他们更在意的是“一中各表”。因为这中间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可以避免被“一中”吃掉,可以用以“自保”。而国民党中有“一中”与“统一”意识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一中各表”中存在的陷阱,会让两岸关系永远难以走到一起,所以提出了“一中同表”。但他们遭受到国民党中“本土派”的强烈不满,他们坚持“一中各表”,由此引起了“内讧”。

  从2016年“1·16”蔡英文当选,到“5·20”就职,乃至今天,我们给蔡英文就一个选择——即“要”还是“不要”“九二共识”?复杂的两岸关系被简化成一个符号的选择。任雪丽说:“即使蔡英文在她的就职演说中背诵‚九二共识‛这一神奇的咒语”,两岸关系就会晴空万里了吗?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吗?她说:在今日台湾,“很少有人像大陆政府一样理解‚九二共识‛——即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概念的中国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的不是抽象的被扭曲的“九二共识”,而是要清楚地回到“两岸同属一中”,这个概念不能被替换掉。

  找寻两岸新的政治联接点

  一个“九二共识”引发了这么大的争议,何况它又不是一把“万能钥匙”。要解决两岸“同属一中”之争,简单地去守住24年前的“共识”,似乎有点“刻舟求剑”。我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仅仅为了得到一个并不完美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吗?这会为今后留下更大隐患,似乎不值。我们应该直接、理直气壮地公开追求“两岸同属一中”与“共同振兴”的目标,或者我们另外去寻求更符合“一中原则”的新共识。我们一贯主张“‘九二共识’可以讨论,‘一个中国’不容讨论”,我们应仍然秉持这态度。蔡英文没有找到与我们的政治联接点,不等于民进党永远没有人能找到与我们的政治联接点。两岸是不能分割的,是相互需要的,台湾必须也必然能找到与我们“同属一中”、“共同发展”的联接点。

  我们与国民党可以继续维系“九二共识”,我们更应旗帜鲜明地支持“一中同表”,赋予“九二共识”新的生命力。

  我们与民进党如果无法找到“两岸同属一中”的政治联接点,就应该坚决与他们斗争到底,决不交往,决不给予任何空间。如果蔡英文不愿接受国民党认同的“九二共识”,但她若能从“中华民国宪法”与“两岸关系条例”中继续走下去,找到“两岸同属一中”的新共识,我们不妨予以鼓励与肯定,走出一条双赢之路。

  总之,我们应该跳出“九二共识”的“怪圈”,回归其本意。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7年2月号,总第230期)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