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杜撰出来的“日琉同祖论”
http://www.CRNTT.com   2023-12-28 00:12:07


琉球尙王画像。
  中评社╱题:杜撰出来的“日琉同祖论” 作者:李理(北京),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摘要】1609年日本萨摩藩侵略琉球后,为改变琉球人长期以来对中国的依存,在史观上达成琉球与日本的“同文同种”,亲日的官员向象贤着史立说,以历史神话的形式,捏造出“日琉同祖论”,后因“伹其国”之目的,被广泛地流传下来。

  琉球古国在地理上大体位于今天的琉球群岛。根据学术界的研究,“琉球”之名最早见于《隋书》。中国与琉球明确藩属关系,起始于“三山时代”。根据《明实录》的记载,1372年中山王察度应明太祖之招谕,派遣其弟泰期进贡大明,正式奉明王朝为宗主国,此后琉球各王都定期向大明朝贡。琉球与日本的交往究竟从何时开始,并没有准确的记录。根据《中山世谱》的记载,在琉球成为中国的藩属国之时,已经有少量日本僧人在那里生活。而日本所谓“琉球自上古以来称作冲绳”之说法不符合历史史实。1609年,日本萨摩藩入侵琉球,为了更好地控制琉球的政治经济,亲日的琉球执政者需要改变琉球人依存中国的思想认知,故杜撰出了“日琉同祖论”,以达到亲日远中之目的。

  一、“日琉同祖论”的内容

  所谓的“日琉同祖论”即是琉球及日本学者所主张的日本人种与琉球人种为同一祖先。如果从历史证据上分析,包括如下的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不论日本人还是琉球人其原始祖都是天孙氏。

  记载天孙氏是日本人种的创造神的,为《古事记》及《日本书纪》等。而记载琉球人为天孙氏的第一史籍为成书于1650年的《中山世鉴》。

  根据琉球正史《中山世谱》的记述,琉球的历史皆起源于“天孙氏”这一美丽的传说:“天地未分之初,混混沌沌,无有阴阳清浊之辨。既而大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庶类繁颗。由是天地始为天地,人物始为人物。时我琉球,辟在福州正东偏南三里许,而分野与扬州吴越同属女牛。星纪之次,俱在丑宫。盖我国开辟之初,海浪泛滥,不足居处。时有一男一女生于大荒际。男名志仁礼久,女名阿摩弥姑。运土石,植草木,用防海浪,而岳森始矣。”①

  “岳森既成,人物繁颗。然当时之俗,穴居野处。与物相友,无有价伤之心。历年既久,人民机智,物始为敌。于时复有一人,首出分郡类、定民居者,叫称天帝子。天帝子生三男二女。长男为天孙氏,国君始也;二男为按司始;三男为百姓始;长女为君君之始;次女为祝祝之始。而伦道始矣。”②

  《中山世谱》的记载来自于《中山世鉴》。根据《中山世谱》的记载,自“天孙氏”之后,琉球国的首领共历二十五代,均属“天孙氏”系统,时间延续一万七千八百零二年。

  第二,琉球国第一位王统开创者舜天王(1187年继位),其父亲为萨摩王室之祖日本人源为朝。

  根据《中山世谱》的记载,“舜天王之父为朝公,生得身长七尺,眼如秋星,武勇出众,最善于射,乃日本人皇五十六世清和天皇后胤,六条判官为义公第八之子也。宋绍兴二十六年丙子,(和朝保元元年)日本神武天皇七十四世乌羽院与太子崇德院失和构怨,各招兵战。时为朝公住于鎭西,投崇德院,以助其战,寡不胜众,大败被擒。诸将受诛,公见流于伊豆大岛。宋干道元年乙酉,公驾舟以游,暴风遽起。舟人惊恐。公仰天曰:‘运命在天,余何忧焉!’不数日,飘至一处海岸,因名其地曰运天。即今山北运天江,乃公之所飘至也。公上岸,徧行国中而游。国人见其武勇,尊之慕之。”“公通于大里按司妹,而生一男。”③

  《中山世谱》的此种说法,来源于《中山世鉴》。《中山世鉴》记称:“大日本人王五十六代,清和天皇之孙六孙王八世孙为朝公,为镇西将军之日,挂千钧强弩于扶桑后逢保元之乱而客于豆州有年。当斯时,舟随潮流,始至此,因以更流求曰琉球也。国人从之,如草加风。于兹,为朝公通一女,生一男子、名尊敦。……其为人也,才德豪杰……是国人尊之礌添按司也。此时,天孙氏世衰政废,为逆臣所弑矣。尊敦起义兵讨逆臣,代之为中山王……是为崇元庙主舜天王。”④

  源为朝(1139年-1170年),日本平安时代末期武将,通称“镇西八郎”,也是琉球王室之祖(大和族)。在日本历史上属于“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关于其生平,除了记载其在保元之乱中活跃的军记《保元物语》、侧面提及其勇武的镰仓时代前期官方史书《吾妻镜》外,别无其它相关史料。据《保元物语》所言,源为朝曾于1156年流放到伊豆大岛,并成为七岛之主,并号召伊豆诸岛对抗国司。1170年,朝廷勅许伊豆介狩野茂光率兵加以进剿,为朝连战连败,最后在八丈岛宇津木的坪泽切腹自杀,时年32岁。

  上述两项不论是“天孙氏”还是“舜天王”为源为朝之子,都具有极强的神话色彩,似不足以作为历史凭证。但这就是现在流行于日本的“日琉同祖论”的基本内容。而这些“神话”都是来源于琉球历史上所谓的第一部史籍《中山世鉴》。因《中山世鉴》记载舜天王尊敦即为源为朝之子。“冲绳学之父”伊波普猷提出《中山世鉴》的作者向象贤是“提出琉球人祖先由日本渡来之说的最初之人”。⑤

  向象贤所着的《中山世鉴》为什么将他记载为琉球国的始皇帝舜天之父,开创琉球王朝的“为朝传说”呢?

  二、《中山世鉴》写作背景及内容

  《琉球国中山世鉴》简称《中山世鉴》共六卷。该书是琉球国“三大国史”⑥之第一部,为琉球国按司向象贤所撰,成书于1650年。《中山世鉴》成书的年代,正值日本萨摩藩侵略控制琉球之后,三司官由日本人担任之时。

  被掠至萨摩的琉球国王尚宁在接受了“掟十五条”⑦后才被获准归国。而自三司官郑迵⑧被杀﹑浦添被扣,琉球国内三司官出现空缺,由于三司官必须由萨摩藩来认定,此时便由名护良丰(主和亲日派)等继任,而国相(三司官,之前由王弟尚宏担任)则由日本的僧侣菊隐上任。而后琉球也要不时向萨摩派遣人质。此后的琉球,不仅内政外交都有岛津家在旁监视,而且朝中的重臣也由亲日派官吏担当。《中山世鉴》恰恰成书于此时,而编者向象贤是有名的“琉奸”。

  向象贤(1617-1675),即羽地按司朝秀、羽地王子朝秀,字文英,号通外。1640年,继任羽地御殿家督,领有羽地间切之地,后赴萨摩藩留学。1650年,向象贤奉命修撰《中山世鉴》。在这种背景下写出的《中山世鉴》,将琉球民族发于天孙氏,更将开国的舜天王编成具有日本人皇后裔的大日本英雄镇西八郎源为朝的后代,政治目的不言自明。

  由于地缘上琉球与日本接近,很早就有日本人到琉球,所以在琉球长期以来就存在着和汉两个思想的对立状态。日本思想的代表者是留学五山的僧侣们,中国思想的代表者是国子监留学的官生们。1609年日本入侵琉球之时,谢名亲方郑迵是因为官生的身份被破格提拔成为三司官。郑迵以身殉国之后日本控制琉球的政治和经济,三司官由日本和尚西来院菊隐来担任。西来院曾长期在萨摩居住,与桦山、平田家族一样都是望族。此后中国思想派的人遭到打击和压制。

  在尚丰担任琉球王之时,萨摩指派在琉球在勤很久、与南浦关系密切的具志川王子担任国相。向象贤能担任羽地按司,就是由具志川王子来推荐的。向象贤24岁的时候就担任了羽地间切总地头,50岁的时候担任国相。他在担任国相之时进行了施政改革,即“羽地仕置”。此时的琉球社会异常的混乱,中国思想派的人物遭到严重打击;与中国的朝贡贸易不能恢复,也使琉球的经济陷入了困境。

  振作人心,统一思想,成为向象贤担任国相之后的机务,为了改变琉球人依存中国的思想认知,必须阐释自国的历史,因此他著书立说,以“殷鉴不远”之意,取名为“世鉴”,其写作理念,即对于事变的责任者尚宁及郑迵等进行贬黜。以这样的理念出发,向象贤提出了“日琉同祖论”:“窃惟者、此国、人生初者、从日本渡来、无疑。”即是琉球的人种,琉球的五谷,都是从日本本土传来的。

  “世鉴”成书之时,共有五卷,第一卷琉球开辟之事舜天纪;第二卷英祖纪;第三卷尚巴志纪;第四卷上圆纪  尚圆—尚真;第五卷同上  尚清一代。其卷头为“琉球国中山王舜天以来世鉴图”、“先国王尚圆以来世系图”及着者的自序。其特征是全书以日语写成;废除中国国号,使用“国司号”;改变原来的惯例,使用日本年号来叙述历史事件。

  根据向象贤所着的“序言”,可以看出著述的动机是奉当时的国王尚质之命,由摄政的三司官召集知识渊博、博古通今的旧僚共同讨论,最后形成了自古以来没有的“世系图”。这里所说的知识渊博、博古通今的旧时幕僚,是指71岁的前三司官今归仁亲方及74岁的同胜连亲方,另外还有当时的摄政金武王子朝真。朝真在当时被誉为有名的萨摩通,曾多次到萨摩,是德川家久及德川光久的知遇之人。

  《中山世鉴》后被称为琉球的三大国史之一,但当时并不是琉球的官方正史,仅是向象贤的个人作品。《中山传信录》中记载:“臣按前使汪楫譔‘中山沿革志’,皆采前明‘实录’。时汪与修‘明史’,采录颇称详备。然皆就其封贡往来中朝者言之,故一一明悉;至本国承袭先后之间,或多昧焉。时据所称‘世缵图’所载,互订一二而已。臣今至国遍访所谓‘世缵图’者,不独民间无其书,即国库中亦无其图;惟抄撮尚宣威以前事,名‘中山世鉴’;事与‘中山沿革志’所载,颇有不合者。后细询本国,此书乃尚质从弟向象贤(字文英)者为之。汪使封尚贞王时,此书尚未成也。中山开辟以来,至舜天始有国字;至向象贤始穷搜博采,集成此书。本国称其聪明才俊,佐其侄尚贞有功于国,其书必详尽事理;惜未及见其全书。”⑨根据此记载可以看出,“世鉴”一书没有进入国库,甚至民间也难以寻找,可见其书在当时可能仅作为向象贤的个人之作,并没有作为琉球官方认可之史籍。

  《中山世鉴》的记载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琉球官方编撰的正史《中山世谱》从之,不明真相的清代使者徐葆光和周煌在其使录中也皆予以转录。于是,有所谓琉球国主乃日本人皇后裔之传说。对此,日本“冲绳学”⑩的开拓者伊波普猷提出:“即令这只是传说,不能成为历史家的材料,但对于民间传说的研究者来说,则不失为好资料。”⑪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