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关于台湾第三势力的若干概念性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8-04-21 00:18:54


台湾第三势力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但发展之路却很漫长。
  中评社╱题:关于台湾第三势力的若干概念性思考 作者:陈星(北京),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

  作者指出,近年来,台湾所谓“第三势力”发展很快,大有撬动岛内政治生态的趋势,特别是在台湾岛内政治生态结构快速变化的节点上,第三势力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影响更加引人注目。不过从整体上来看,目前第三势力内部矛盾重重,短期内很难整合成较有战斗力的政党组织。未来随着政治生态的持续改变,第三势力的内部结构会持续调整,在政治生态结构中的功能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这意味着第三势力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但发展之路却很漫长。

  一、概念模糊的“第三势力”

  台湾岛内在论及“第三势力”时,对这个概念指涉内涵的认知较为分歧。一般在涉及选举及“立法院”等公权力部门的运作时,第三势力常指“非国民党与非民进党”的政治势力,而在涉及论述立场时,“第三势力”往往又喜欢自我标榜“跳脱蓝绿”,这其实是用蓝绿阵营的划分来限定第三势力的边界。这种概念的模糊导致对第三势力认定的困难。如果从“非国非民”的角度来认定,显然要比蓝绿区隔认定的范围大得多。如果按一般意义上的蓝绿阵营划分,则台湾社会没有多少政治势力可以称为“第三势力”,许多所谓的第三势力与泛蓝阵营或者泛绿阵营多有重合。反之,如果新党、亲民党、“台联党”等政党都被排除在第三势力之外,则“第三势力”在台湾政治结构中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势力概念含糊不清的部分原因在于“蓝”“绿”概念的模糊。“泛蓝”、“泛绿”的概念应该是起源于2000年的台湾最高领导人选举之后,是对当时政治结构变化情形的描述。当时国民党分裂后形成了泛国民党势力,民进党则与“台联党”等政党结合形成泛民进党势力,这两股势力被称为泛蓝、泛绿。这个概念本身带有“蓝绿对抗”的意涵。但十余年来随着台湾政治生态的发展与演化,泛蓝与泛绿内部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内部竞争大于整合,所谓“泛蓝”与“泛绿”的概念逐步脱离了2000年前后的政治情境,越来越缺乏分析功能。因而以对台湾政治生态结构变迁分析的视角来看,所谓“第三势力”较为确当的定义应该是“国民党与民进党之外的政治势力”,即“非国民党亦非民进党”的政治存在。

  以此概念出发,目前台湾第三势力的面目相当模糊,无论从基本诉求、政治理念、组织结构等方面来看,内部差异性都大于同一性,甚至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诸如政治理念等,连趋同的可能性都不存在。当然,组织内部的同一性并非一定就是好,这里想强调的问题是,对于政治势力而言,理念方面的同一性或趋同取向对于该政治势力的整合并逐步扩大政治空间显然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以台湾第三势力目前的情况而言,根本无法成为具有稳定结构的政治行为体,在台湾政治生态中也无法发挥较为显着的影响。

  概而言之,目前台湾“第三势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着特征。

  1、思维观念歧异较大,甚至极度对立。众所周知,第三势力的观念系统是各种政治观念的大拼盘,台湾社会各种观念大都可以在第三势力中找到自己对应的存在痕迹。其中最为典型者当属统“独”的观念分布。第三势力中,从坚定主张统一的政治观念,到极端主张“台独”的政治观念,形成了一个较为连续的观念光谱,这个光谱中的各个频段,在第三势力中都有代表性势力存在。统“独”观念之外,主张环保主义以及女权主义等观念的政治势力也可以在第三势力中找到生存空间,不过这些观念较少对抗性,因而不如统“独”观念引人注目。思维观念极度分歧是目前台湾第三势力较为典型与明显的特征,也是影响到第三势力未来能否走向整合的关键变数。

  2、政治诉求多种多样,同样存在着巨大差异。第三势力的政治诉求大致有两岸议题、经济议题、政治议题、社会议题等各种各样的形态。这些政治诉求的样貌端视政党理念以及基本支持群众的特征而定。一般而言,政党的诉求并不会局限于单一议题,而是会形成以一个或几个议题为主而以其他议题为辅的诉求系统,其中政党坚持的主要议题就是主打诉求。在不同的场合下,同一政治势力的诉求也可能各有侧重,如何搭配与协调则需看情势而定。当然,也有的政党主打议题并不清晰,如已经在台湾政坛活跃较长时间的亲民党,政治诉求到底是什么,已经越来越模糊。政治诉求的多样性意味着对于第三势力内部不同部分而言,其关注重点及政党活动目标有着相当大差异,奋斗目标也有不同。

  3、基本支持力量差异极大。按照政党与基本支持群众之间联结纽带的基本类型来说,政党支持可以分为理念型、个人魅力型、特定议题型等几种形态。其中第一种以统“独”分野最为明显,新党和“台联党”分踞统“独”光谱的两端,“时代力量”则借学运力量快速兴起,大有取“台联党”而代之的势头。理念型政党拥有较为固定的支持群体,稳定性相对较高。个人魅力型政党以亲民党为代表,主要依托特定政治人物的高人气为基础形成政治支持,这种政治势力支持度的稳定性相对来说就差了许多,随着特定政治人物影响力消散,政治势力的支持度也会相应削减。第三种情形是以特定议题为中心形成政治支持,例如当年“红衫军”围绕“倒扁”议题形成的政治支持等。相比较而言,这种政治支持稳定性最差,一旦围绕着特定议题的运动力量耗尽,政治支持往往随之烟消云散。当然,如果特定议题以比较稳定的理念为支撑,如环保理念,则其政治支持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情形,也有可能形成比较稳定的支持基础。不过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似乎应该归属于“理念型”政治支持,已经不单纯是议题型的政治支持了。在台湾的第三势力中,这几种情形的政治支持都是存在的,但不同的政治支持类型决定了政治势力对社会脉动和政治生态变迁的基本态度及行为取向,也决定了不同的政治诉求与运作策略。

  第三势力内部差异性决定了整合难度极大。有的媒体在谈到第三势力时多有“整合”的论述,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整合无论是从观念层面还是政策诉求层面,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如果岛内的基本政治生态结构以及第三势力内部结构不发生重大改变,未来也不大可能会有大规模整合的情形出现,第三势力在台湾政坛的影响力自然有限。如果岛内政治生态发生较大变化,同时第三势力本身也出现结构性变化,较深度整合的问题才有可能浮上台面。

  二、第三势力的生存空间问题

  第三势力的出现反映了台湾社会政治生态嬗变的现实,即两党主导的政治结构逐步松动,形成了国民党与民进党两个大党之外的另外一种势力。尽管这种势力内部观念驳杂、诉求歧异,但对于政党政治结构变化而言有其分析功能。易言之,“第三势力”的存在是以“第一势力”与“第二势力”的存在为前提,并以这两个势力之间以及第三势力与这两个势力之间的互动为基本情境。这里的“第一势力”和“第二势力”系指国民党和民进党,对于第三势力而言,这两股势力的存在形成了区隔自身的天然边界。如果要讨论第三势力的生存空间问题,就必须讨论三股政治势力通过互动所形成的政治结构变化。也可以说,第三势力的生存空间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种政治势力之间的互动及其引发的结构性变化。

  一般在讨论第三势力时较少将分析触角伸入到基层政治场域。事实上,如果以“非国非民”作为第三势力边界的话,台湾基层政治大部分都可以被定义为第三势力,因为在台湾的基层选举,特别是村里长选举中,大量的当选者都是以无党籍身份参加选举,许多基层政治人物对贴上政党标签并没有多大兴趣。这种情况意味着基层与县市等上层选举的运行逻辑有一定差异。基层政治势力不被归为第三势力的原因在于,相对而言基层政治更加强调情感动员,强调立基于宗族、血缘及生活圈的影响展开政治运作,在相当多的时候,这些因素的影响往往超越政治理念和政策诉求的影响。这也决定了,基层政治运作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超出了特定的地域范围,相应政治势力的影响力会快速下降。这意味着基层政治难以形成较大范围的影响力。故而在讨论第三势力问题时,基层政治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被忽略的。

  从根本上说,第三势力出现根源于原有政治结构释放出了一定的政治空间,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近几年才出现所谓的“第三势力”,而此前却一直没有类似政治势力的出现。如果把分析的时间拉长,其实当年“党外”势力的出现事实上可以认为在当时的国民党外出现了“第二势力”,从而引发了政治结构与政治生态的持续变迁。当年党外出现与今天第三势力出现的相似之处,均是由于政治结构释出了一定空间所致。1950年代初国民党当局开放县市长选举,为党外势力留下了制度空间;随后国民党当局建立的“二元侍从体制”又为党外势力提供了现实的政治操作空间。于是党外势力得以在这种制度夹缝当中发展起来。就第三势力的发展而言,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斗争为第三势力的持续发展创造了生存空间,而未来第三势力能否进一步扩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政治空间释放的情况。

  不过,从逻辑上说,两个主要政党的激烈斗争未必一定会释出能为第三势力所用的生存空间。第三势力的出现是两个主要政党动员力下降的结果,这种动员力下降表现在议题动员能力、内部结构整合、对社会的观念整合等各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空间的释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主动的,而是情势所逼下的被迫结果。从台湾的政治实践中可以看出,政党的分化与组合、社会观念的变化以及社会运动的发展才是第三势力生存空间扩大的最直接原因。这种情形直接决定了台湾社会第三势力的基本形态,大致来说有三种类型:一是国民党或民进党内部分歧加剧导致分裂,形成了大党之外的力量,诸如新党、亲民党、“台联党”等,均是如此;二是在社会运动基础上演化出来的政治势力,如借“太阳花学运”之机组建的“时代力量”等;三是围绕特定社会议题组建起来的政治势力,如台湾的绿党、树党等政治组织。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