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蔡英文的两岸政策论述:发展与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7-02-01 15:05:43


蔡英文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时的表述,已显示其基本态度难以撼动。
  中评社╱题:“蔡英文的两岸政策论述:发展与困境” 作者:柳金财(台湾),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助理教授

  •蔡英文的就职演说固然无法改善两岸僵局,国庆演说仅是维持基调想必也是难以发挥作用。这可能也会导致大陆当局不再冀望民进党政府,进而提早结束“听其言、观其行”阶段,导致两岸关系倒退陷入“冷和平”与“新对抗”之间。

  •两岸系为权力不对称的大小政经实体,互赖程度也是非对等,台湾一旦欠缺来自两岸经贸、投资及观光所刺激的经济增长,其冲击力道及受损程度恐非台湾可以完全承受。

  •蔡英文若能重新表述中华民国的历史意涵及台湾与中国大陆关系性质,应是“芝麻开门”的关键之匙。

  •蔡英文当局可能步上民进党首次执政,两岸关系严重恶化的后尘,这种风险是存在且逐渐增加的。

  前言

  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在10月10日国庆演说中,首次呼吁大陆当局应“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同时表示“只要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有利于两岸人民福祉,什么都可以谈”。这些论述等于是把两岸最核心难题反投回给大陆当局,要求“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现今大陆当局认为1949年后在政府继承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已经完全继承“中华民国政府”,在立场上最多是对台湾当局存在保持“缄默”,更遑论“默认”现今“中华民国”存在事实。

  蔡英文提出“只要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什么都可谈。对照大陆当局提出,只要接受“一中原则”、“九二共识”什么都可谈;两岸当局分以“正视中华民国存在事实”/“接受九二共识历史事实”为前提,各自以彼此最难接受条件要求对方,底线尽出越来越短兵相接,面临摊牌局面。目前蔡英文当局提出两岸协商不应设政治框架,显然这与大陆当局明确表明只有承认“九二共识”及认同其核心意涵,始能重启协商机制及关系正常化有所冲突。

  本文认为蔡英文当局虽提出“九二共知”想绕过“九二共识”,避免运用“那四个字”的“创造性模糊”做为重启两岸协商“通关密语”;但大陆当局目前并无法接受这样的表述方式。问题是,既往陈水扁的“四不一没有”政策尚不足以解开两岸政治僵局,模糊化的蔡英文版“四不一没有”政策其效果发挥更为有限。同时,蔡英文的就职演说虽表达善意,大陆当局仍视为未完成答卷;而国庆演说两岸关系部分仍是维持就职演说基调,始终对“九二共识”采取相应不理不睬的“静默”政策立场。

  蔡英文的就职演说固然无法改善两岸僵局,国庆演说仅是维持基调想必也是难以发挥作用。这可能也会导致大陆当局不再冀望民进党政府,进而提早结束“听其言、观其行”阶段,导致两岸关系倒退陷入“冷和平”与“新对抗”之间。职是之故,两岸必须自我克制与保持理性,持续互释善意与展现政策弹性,始能规避降低双方冲撞及对立风险。

  蔡英文两岸政策论述:新四不一没有

  无可否认,相较于以往蔡英文在就职演说中的两岸论述,表达多项善意及弹性,但仍未符合大陆当局及不少台湾民众期许。首先,改变传统称呼“中台关系”为“两岸关系”,称“中国”为“中国大陆”。这显示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间的国际关系,而是一国内部特殊关系;但是蔡英文又不公开直接表述两岸关系性质为非国与国关系。其次,表明维护“中华民国”领土与主权,可解释成两岸领土与主权重迭;表明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事实上,“中华民国宪法”实隐含“宪法一中”原则;“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制订系基于“一国两区”概念,分为“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这完全符合“两岸一国”、“两岸一中”意涵。蔡英文演说词有此政治隐喻,但又欲言又止。

  基本上,蔡英文的两岸政策论述在国庆演说中,仍维持就职演说的基调,并未正面回答“九二共识”这答卷。蔡英文提出正视“中华民国”,用“中国大陆”取代先前“中国”称呼,重申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的承诺,及“尊重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这些固然是善意表达,也要求对岸释放善意正视“中华民国”存在事实,显见两岸互动已陷入相互为难的“囚徒困境”僵局。因此,两岸若仍是坚持彼此原则作为重启两岸协商沟通的预设前提,将是以政治原则划定红线,影响各领域实质交流。然而,两岸系为权力不对称的大小政经实体,互赖程度也是非对等,台湾一旦欠缺来自两岸经贸、投资及观光所刺激的经济增长,其冲击力道及受损程度恐非台湾可以完全承受。

  从9月29日民进党党庆公开信、10月4日华尔街日报专访、10月6日读卖新闻访问,到10月10日发表国庆演说,蔡英文逐渐形成软中带硬的“新四不一没有”政策,包括“前三不”是展善意:维持两岸现状“承诺不变”、面对共同问题“善意不变”、重回对抗老路“保证不会”;但“后一不”是表意志:表达屈服压力“坚持不会”。另“一没有”则是指“没有九二共识”接受问题,认为两岸协商不应设置政治框架前提。两岸协商不要预设任何政治前提,这也是民进党长期以来所持基本政治立场。

  蔡英文所提“新四不一没有”政策,延续其所谓没有意外、可预测性及一致性的两岸政策;然是否不具挑衅性,则在于大陆当局如何解读及看待“力抗中国压力说”及坚持不接受“九二共识”。蔡英文在国庆演说重申两岸维持现状主张,及提出“新四不一没有”政策,大陆国台办批评这是“煽动对抗”。然而,台湾内部持激进诉求的时代力量却反议,表达尽管不完全认同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基调;但提出这已非常退让,并批评大陆当局言行粗暴及未解善意。事实上,激进的本土派势力对蔡英文的要求,并非仅只局限于维持现状,而是追求台湾成为正常国家。时代力量认为蔡英文当局该重新思考、调整对大陆的策略和路线。换言之,蔡英文提出维持现状的两岸论述,正好介于大陆当局所主张“两岸一国”及激进势力倡议“两岸两国”间。

  蔡英文静默式的两岸政策

  蔡英文的两岸政策论述较倾向于中间温和路线,包括主张两岸维持现状、遵循“中华民国”现行体制,显示不会追求法理及运用“一边一国论”、“两国论”冲击两岸现状;提出“九二历史事实”及“九二会谈精神”,不再直接否认“九二共识”是虚构不存在,避免直接挑衅大陆当局的政治红线;制订“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排除纳入“两国论”定位;宣称维护中华民国主权与领土决心,不承认南海仲裁案;依“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这些都有间接释放“两岸一中”、“一国两区”意涵。

  然而,蔡英文并没有公开接受或否认“九二共识”,及认同“两岸同属一国”、“两岸一中”的核心内涵,这与大陆当局对“九二共识”的坚持形成一种目标冲突。大陆当局则重申:“'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表明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基本上,大陆当局认为蔡英文对两岸关系性质仍持模糊态度,其两岸政策仍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然就职演说中并无出现类似“一边一国论”、“两国论”及去中国化的论述;之后在世界卫生大会中自我宣称中华台北而非台湾,展现蔡英文政府对大陆当局的善意表达及自制。

  蔡英文当局虽有释放善意,然民共欠缺政治信任不易积累善意,有时反而被自身政策作为所销蚀,错过善意表达的适当机会。蔡英文对大陆方面所释善意已经失去几次历史机会,这中间包括七月民进党全代会、八月海基会董事长任命及九月民进党党庆、十月国庆日。蔡英文当局的两岸政策被批评为“静默”及“不作为”,陈水扁执政经验历史殷鉴不远有其启示及借镜之意。无庸置疑,民进党再度执政改变传统两岸关系主要为国共关系格局,一个以台湾独立为主张诉求的政党执政,势必冲撞既存两岸秩序及政经结构。首次执政时提出“一边一国论”及正常国家运动,背离新中间路线拥抱法理独立,民进党当局被认为是“麻烦制造者”,引发中共与美国共管台湾。

  自蔡英文520就职演说后,至少已失去四次表达两岸政策善意机会。蔡英文并没有正面回应大陆当局所期待的未完成答卷,一再挑战陆方容忍底线,刺激大陆爱国主义及民族主义情绪宣泄,尤其是网路上弥漫非理性民粹主义,一时之间主张“武统”声音飙扬。事实上,有几次表善意的历史机会之窗一再错失。第一次是七月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务实派提出维持现状入党纲案,同时激进派则提案宣称要撤废中华民国案。撤废中华民国案,不仅违背“台湾前途决议文”承认“中华民国”政治立场;也有违蔡英文主张维持现状的承诺,偏离中间路线拥抱激进台独路线 ,难去除追求法理独立标签及引发大陆当局疑虑、敌意。民进党或可藉由通过维持现状党纲,回应遵循中华民国宪法及现行宪政体制说,避免两岸在民族主义、主体意识与民意表达之冲突。

  进一步言之,蔡英文在选前选后奉行维持两岸现状的中间路线,若无法在民进党党纲中加以确立,那又如何说服普遍台湾民意愿意相信,蔡英文会“说到做到”信守维持现状的政治承诺呢?维持现状承诺是否经得起激进主义的挑战呢?蔡英文政府应注意政府层面与政党层面在两岸政策上应该同步相向,而非是呈现党政分离对立矛盾的政策论述与目标,这只会徒增争议引发紧张对立关系。蔡英文主席仅裁示整案送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冷处理”,并没有进一步组织党纲或决议文研议小组,积极整合一党纲与两决议文的目标冲突。这样看似矛盾对立目标,论者以为正符合“选票极大化”的效益,以“公投台独党纲”、“正常国家决议文”提供支持独立选民的集体诱因;以“台湾前途决议文”稳住中间选民的支持。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